如何帮助孩子抓住春季长高黄金期?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专家丁曙霞做客甬上名医大讲堂

2023-03-03 18:57:34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孩子拥有理想的身高,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3月3日下午2点,宁波市妇儿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丁曙霞做客甬上名医大讲堂直播间,和家长畅聊孩子如何长高的话题。

春天是长高的黄金季节


(相关资料图)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丁曙霞说,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春季是小儿一年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表明:儿童生长发育在春季3—5月最快,身高的增长速度是秋天的2倍到2.5倍。

另外,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两个“快速生长期”:一是婴幼儿期(0-3岁),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一般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加可达2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青春期是生长的第二个高峰,人体身高绝大部分是在这个阶段,一般男孩可长28厘米到30厘米,女孩可长25厘米。

身高七分靠遗传三分靠后天

在我们传统印象中,基因对身高的作用是最强大的。高个子的家长,孩子矮不了。家长不高的,孩子估计也高不到哪里去。丁曙霞介绍说,长高这件事,确实是七分天注定,但后天因素也能起到30%的作用。如果后天因素掉链子,可能孩子就无法达到预期身高。

她表示,用遗传推测身高并不绝对。爸妈矮,孩子可不一定就长不高。父母高,孩子也不一定矮不了。后天因素包括营养、睡眠、生活环境等,也会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所以,不论父母身高是高还是矮,家长们都应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若出现身高增长异常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出现这些情况要注重测评骨龄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测骨龄是及时掌握孩子身高发育情况的一个主要手段。丁曙霞介绍,骨龄简单来讲就是指骨骼的年龄,表示骨骺骨化中心的成熟程度。通过拍摄左手手腕部位的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就可确定骨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孩子的生长潜力。正常情况下,骨龄是和年龄相对应的,骨龄比实际年龄落后或提前1年都是正常的。

年龄越小的孩子,骨龄预测的准确性越差,如果孩子早期身高都在正常范围,建议到6周岁的时候测下骨龄情况。丁曙霞说,出现以下5种情况,家长要重视测评孩子的骨龄。

矮小的孩子:身高相对于同龄人落后的孩子,可根据骨龄评测是否有后期长高的潜力。

有家族性矮小史的孩子:这类孩子的父母,很多都是因为小时候骨龄提前导致最终身高不理想。因此,鉴于遗传因素,建议带孩子定期评测骨龄。

疑似性早熟的孩子:性早熟往往会伴随着骨龄提前。这类孩子往往小时候鹤立鸡群,长大后身高却不理想,因此,发现孩子有早熟的迹象,也应及时带孩子测评骨龄及生长发育情况。

已经处于青春发育期,但身高较同龄人仍然偏矮的孩子:青春期已经到了孩子生长的最后阶段,这时根据骨龄及性发育情况等综合因素预测最终身高更为精准,可通过预测,评估孩子的剩余生长潜力,及时赶上长高的末班车。

超重或者肥胖的孩子:膳食不均衡,喜食荤菜、高蛋白食物的孩子,因为这类食物容易导致骨龄提前。

“晚长”和矮小症是两回事

说到孩子身材矮小,有不少人会认为,孩子不是矮,只是长得晚了一点。特别是男生,到青春期,个子会很快赶上来。

丁曙霞说,矮小症和“晚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矮小症是指身高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病因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软骨发育不良等先天遗传代病以及染色体疾病等。

“晚长”又名体质性青春期延迟,这种孩子的父母通常也有青春发育延迟的历史,主要表现为儿童期身材矮小、青春期启动延迟(女童13岁、男童14岁未出现性征),但一旦青春发育后,身高增加就会加速,并逐渐赶上同龄人,绝大部分不会影响成年后的正常身高。

但是,家长们千万不能把长个儿的希望寄托在“晚长”上,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是“晚长”而白白浪费了帮助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一旦孩子出现生长迟缓、身高较矮等情况,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让医生来判断孩子到底是“晚长”还是真正的“矮小”。

后天因素中,睡眠最重要

孩子长高的后天因素主要包括睡眠、营养、运动和情绪。丁曙霞认为,充足的睡眠对长高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在后天因素中,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排名第一,超出运动和饮食。

据介绍,生长激素是影响人体身高的重要因素,生长激素是由人的脑垂体分泌的,而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生长。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晚上10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0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可以达到白天的5倍到7倍。另外,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一到晚上10点生长激素就开始分泌,它的大量分泌有个前提,那就是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发生。

饮食均衡运动适度

针对影响孩子身高的后天因素,丁曙霞说,现在的孩子一般都吃得非常丰富,但一定要注意均衡合理膳食,不挑食。烹饪可少糖、少盐,少用酱油、味精等调味料,多用蒸、煮、炖、清炒、凉拌,使用煎、炸等烹调方式时,尽量使用植物油,且适当控制油量。

挑食、厌食、饮食无规律的孩子不容易长高;营养过剩引起肥胖的孩子不容易长高;催熟(性早熟)的孩子不容易长高。另外,不要因孩子身高矮于同龄人,就盲目给他们吃补品,同时也要控制孩子日常零食的摄入。睡前勿进食,孩子在睡前吃东西会破坏睡眠质量,同时血糖过高也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此外,研究证明经常运动的孩子会比不运动的孩子高4厘米左右,因此,每天坚持适量运动也有助于孩子的长高。运动强度不要太大,以能耐受为原则,不可超强度运动。每天坚持20分钟到4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保证10分钟到15分钟内达到脸红、出汗、心跳加快。注意每次不要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否则孩子的身体会因体力消耗太大而造成软骨损伤、肌肉劳损,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生长发育。

这些运动会帮助孩子长高:弹跳运动,如跳绳、跳高、跳远、跑步等有助于四肢运动;伸展运动,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后弯腰、体操等运动,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全身性动作,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有助于全身骨骼的伸展延长。

生长激素不是你想打就能打

有很多家长关心,如果孩子身材矮小,生长激素是不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丁曙霞提醒,生长激素并不适合所有身材矮小的孩子,只有被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宫内发育迟缓等原因所致的矮小症时,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而且必须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如果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可迟迟未见长高,家长不要慌张,也不要冲动,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尽早接受医学干预。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有严格的适应症,需要经过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评估、检查后方可使用,不是想打就能打,用药期间还要遵医嘱定期随访。

另外要注意,当孩子的骨骺已经闭合,错过了长高的最佳治疗时期时,即使使用了生长激素,也不能达到增高的效果,还会出现肢端肥大等不良反应。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马蝶翼

编辑 任诗妤 一审 曹歆 二审 檀传才 三审 陈剑虹

关键词: 帮助孩子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