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有什么事情要帮忙吗?”在接到预警提示后,秦栋迅速打开手机APP,对着屏幕那头喊话。只见视频画面聚焦的是一个小院,一位老阿姨冲着设备摆摆手,回了一句“按错啦!”
【资料图】
这是3月10日下午,记者在宁波北仑大碶周隘陈村综合指挥站里看到的一幕。前不久,周隘陈村装上了“智慧大脑”,11户独居高龄老人自此有了“电子保姆”。“黑科技”刚上线,老人偶尔会闹这样的“乌龙”,但他们更真切感受到智慧看护下被托起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当天,走进综合指挥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面上的一块大屏,这是周隘陈村实现智治的“大脑”,也是北仑首个村级层面的全能型综合信息指挥平台。
视频制作 记者 陈烨
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该平台整合辖区内126个公共视频设备,构筑了八大应用场景,包括网格总数、一址一档、安防监测、事件处理、情况预警、老人看护、停车引导等。
一屏统管下,治理更高效,服务更精准。“我们给11位独居高龄老人家里安装了带看护预警功能的可视化设备,按钮装在床边,设备装在外面的院子。如果他们按下按钮,我们这里马上能接收到。”周隘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原益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功能。在他看来,智慧助老“一键帮”,是数字乡村该有的模样。
秦栋是今年年初入职的村务工作者,是“智慧大脑”的主要调度员。在他身后,有一支包括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在内的“红管家”服务队。百余人,实现了“一呼百应”。
秦栋是“智慧大脑”的调度员 记者 陈烨/摄
“智慧大脑”链接手机终端,秦栋和骨干成员需要做的是当系统发出预警后第一时间给出反馈和对接。预警有很多种可能,也许是老人需要被看护,也许是停车饱和需要调度……
近半个月来,秦栋已接到10余起预警,其中4起与“老人看护”有关。老人家里水龙头坏了,他买来零部件修好;下水道堵塞了,他联系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处理;家门口的大树影响光线了,他对接志愿者进行修剪……处理的是小事,却也都是贴心事。
“智慧大脑”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去年,周隘陈村整合闲置空间,设置道闸,划分4个停车场。如今,停车位数据也接入系统,能实现空位数实时更新。“我们村靠近地铁站,人流密集,‘智慧大脑’能让我们对停车资源靠前管理,及时做好统筹和引导,村里乱停车现象也得到很大改善。”现场,陈原益点击大屏,给记者展示多项功能的运用。
村里停车很规范 记者 陈烨/摄
据悉,村里主要路段的12个公共视频设备具备双向喊话功能,这些设备在接入“智慧大脑”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发现有人乱丢垃圾或存在其他不文明现象,我们可以在这头直接喊话劝阻。”
周隘陈村一角 陈烨/摄
一边是精细化管理,另一边是诉求通道的畅通。采访中记者获悉,面向村民的“碶上邻舍”手机端小程序正在试运行阶段,村民可通过其中的“诉求上报”板块,反映自己的需求。诉求事件会流转至“智慧大脑”,继而通过调度做好对接、反馈,响应速度将大幅提高。
“‘智慧大脑’的应用场景还可以不断地被开发和拓展。”陈原益对此有很多憧憬,因为他看到,一网协同下的治村模式正在激活“智”富新路。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陈烨通讯员喻昉 陈徐娜 编辑 肖勇
一审林伟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徐叶 终审 刘雄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