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3月16日下午,全省“送农业科技下乡 助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启动仪式暨宁波市春耕备耕现场会,在余姚市黄家埠镇上塘村举行。
启动仪式上,由省农业农村厅开发的“浙农技”应用正式上线,省“三农九方”科技联盟结对帮扶山区26县科技服务团队、全省“绿剑”护农保春耕系列执法行动出征。此外,仪式现场还为农业生产主体赠送化肥、种子等农资以及动物疫病防控、水质测试盒等。
春耕备耕会现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农业科技帮扶结对
现场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吸引农户
活动现场设置农业科技咨询区等9个咨询展示分区,不少种养殖专业户、农民前来咨询,省、市、县三级农技专家为他们一一解答。各式新型农机设备一字排开,为当地农民奉上农业科技“大餐”。
在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宁波种业的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和微萌种业的瓜菜种子深受欢迎。生物技术展示区展示的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性诱剂、诱捕器等农林害虫绿色防控产品,吸引了不少农民驻足。现场展示的智能植保无人机、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也备受农户青睐。
现场农技设摊
备足农资,早稻备种约125万公斤
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是夺取粮食丰收的重要前提。据介绍,目前全市早稻备种约125万公斤,基本满足春耕用种需求。化肥在库4.1万余吨,农药在库约1000吨,据估算以目前储备量及后续到货量,可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全市将有约8800台(套)农机具及30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春耕生产,其中农田作业拖拉机2800台,插秧机近1400台。培训农机技术人员1900人次,确保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春耕现场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73万亩
近年来,宁波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464.5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590.5亿元,在全省保持农业总量第一。粮食播种面积从165万亩提高到173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4亿斤,荣获“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市金奖。
机插秧
农业人才支撑力度不断增强,全市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1.6万人次,总量位居全省第一。评选“新农匠”133人,培育农创客3978名,覆盖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93家,吸纳近8万人就业。
以绿色增产、节本降耗、提质增效和质量安全为导向,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炼总结出一批支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绿色高效技术模式。2023年3月,遴选发布宁波市农业主导品种145个,主推技术72项。
大力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领跑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6%,保持全省第一。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陈善君通讯员严舒玮 编辑 李秀芹
一审郑昕玮二审 任晓云 三审 钱浩 终审 刘雄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