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下半年投资提速扩面 抢抓重点项目与新基建

2020-07-20 14:29: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效益降幅持续收窄,投资增速逐月加快……近日陆续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上半年近百家中央企业运行明显改善的总体态势。

成绩来之不易、成之为艰。如何跑好2020年“下半程”,实现全年目标?稳投资是关键一环。据了解,下半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多措并举开展中央企业的稳投资工作,在有力有序做好重大项目落实落地的同时,抢抓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投资机遇,但金融、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项目的监管将加强。

生产经营加速好转

7月16日,在南沿江城际铁路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江阴东制梁场施工现场,全新研制的千吨级分体式架桥机、过隧运梁车通力协作,稳稳地架设成功一榀长40米、重达近1000吨的高铁箱梁。

这是中国铁建千吨级高铁施工装备产业链中的2套装备,与之前已研发制造并投入使用的A型搬梁机、B型搬梁机、轮轨式提梁机、运架一体机,共同组成千吨级高铁施工装备完整产业链,标志着中国铁建在中国高铁迈入时速“400公里”时代,率先实现该领域全产业链布局。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央企业保持全年工作目标不变、任务不减、要求不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力有序抓好生产经营、管理提升、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等各项工作,有效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4万亿元、净利润438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8%和37.7%,降幅均较1月至5月有所收窄。其中,6月当月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速双双转正。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央企还实现了逆势上扬。《经济参考报》记者从7月18日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哈电集团”)召开的年中会上获悉,哈电集团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9.4%,正式合同签约额同比增长38.9%,多项经济运行指标稳中向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中国一重集团公司(下称“中国一重”)完成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4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2.3%。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上半年则新增装机758.58万千瓦,发电量2664亿千瓦时,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92%,净利润同比增长57.02%。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兵器装备集团”)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12.75%;实现利润总额45.85亿元,同比增长12.22%。

“总体上好于预期,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央企上半年经营业绩,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如此评价。

在他看来,央企“期中考”成绩不俗,一方面得益于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二季度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也源自中央企业在拓市场、抓生产、控成本、稳投资等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哈电集团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以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策略统筹谋划,中标国电电力内蒙古上海庙2×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设备合同和白音华66万千瓦锅炉项目;通过“云签约”签订聊城祥光2×660MW热电联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在通流改造项目、工业锅炉、垃圾锅炉、生物质发电等市场取得积极成果。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能”)制定增收节支、提质增效行动方案,落实181项“硬核”举措,顶住下行压力。2月份发电量触底后开始反弹,降幅逐月收窄,5月份开始实现正增长。公司综合、风电利用小时保持领先。累计完成发电量(国内)3182亿千瓦时。

兵器装备集团则深化产融结合,汇聚应对疫情影响的合力。制定《2020年产融结合实施方案》,明确金融支持产业发展7个方面22条举措;深化资金集中与供应链金融,推进供应链管理提升和产融结合向纵深发展,成员单位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注册率达到40%;针对疫情对产业链安全的冲击,财务公司出台进口件物资储备50亿元专项低息贷款方案;加大对汽车产业支持力度,长安汽车金融完成年度资源投放方案,计划全年总投入6.2亿元。

万亿投资落地开花

7月17日,由中国中铁二局承建的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支线试点工程顺利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并正式移交运营,这既是广州市首条正式移交运营的地下综合管廊,也是全国首条在中心城区采用全盾构法施工的综合管廊,将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集电力、通信以及供水为一体的运输“生命线”,并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及国际金融城建设装配“助力引擎”。

在拓市场、抓生产、控成本的同时,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全力以赴稳投资,项目开发建设“提速扩面”,“投资增长,走路也有力气了。”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如是形容。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哈电集团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解决了供应链保障、产品运输、国际合作等多方面难题,有序推进国家重点项目、重大科技专项、“一带一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水轮机组白鹤滩右岸水轮机进入安装环节、迪拜哈斯彦项目完成1号机组满负荷发电、厄瓜多尔美纳斯大型水电项目土建工程实现最终移交、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堆首台稳压器成功发运等多个重要节点顺利完成。

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实际仅用三个半月就完成了既定建设任务,“三区三州”、抵边村寨等中央部署重大战略性工程全面完成,按期实现“6·30”目标;张北柔直、东吴扩建特高压工程竣工投运,青海—河南直流工程双极低端启动调试;冬奥配套、雄安新区配套、电铁配套及“煤改电”、边防供电、重要电源送出、主网架完善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供电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做好重大项目落实落地的同时,央企还抢抓新投资机遇,积极布局新业务,勇于探索新思路,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国家电投提出,要将数字化、智慧化融入能源发展中,把综合智慧能源作为集团公司的重要发力点、创新点和新增长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加强清洁供暖、氢能、储能、电能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发建设,促进综合智慧能源与建筑、交通、信息、卫生等重要产业、智慧城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出国内、国际上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智慧能源“样板”。

中国华能主动对接新基建,新能源项目开工46个、420万千瓦;新增并网94.5万千瓦,同比增长50%;工业互联网项目实现水电全覆盖、火电覆盖了10个区域18家电厂,智能煤矿建设有序推进。

国资委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1月至5月加快5.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11.7个百分点。自3月份全面复工以来,中央企业月度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正增长,月度投资增速分别为4.1%、11.8%、13%、21.2%,呈逐月加快态势,二季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30.7亿元,同比增长14.8%。分行业看,发电、汽车、通信、冶金等行业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5%。

积极布局重点项目

当前,中央企业运行出现不少亮点,但困难压力同样不容忽视。彭华岗表示,下半年国资委将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多措并举开展中央企业的稳投资工作。

首先就是有力有序做好重大项目的落实落地。优先确保国家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和效益好的、见效快的保增长项目顺利实施。对于在建项目强化管理,严控投资成本,争取早建成、早见效;建成的项目加快投产达产,尽快发挥效益。

金沙江上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苏洼龙、叶巴滩、巴塘、拉哇水电站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苏洼龙电站计划于2021年投产发电。以水电为支撑,首批光伏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总装机3000万千瓦的大型水光互补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初具雏形,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800亿千瓦时,替代标煤消耗2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00万吨。

“发挥中央企业稳投资的重要作用,稳妥有序落实好全年投资计划安排。”彭华岗表示,下半年国资委还将继续引导支持企业重点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薄弱环节、维护产业链安全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抢抓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投资机遇,积极有序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做好高质量投资项目的储备,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针对下半年的工作,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从打好“三副牌”的角度分析形势、明确任务。他强调,在“存量牌”方面,针对9项SDSJ指标短板,要通过主观努力克服客观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增量牌”方面,扎实推动“三个一批”项目,要集中优势兵力推动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等,做好后续项目规划储备。在“未来牌”方面,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总部和各二级单位要尽快将思想统一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上来,把握发展先机,将落地项目抓出成效、抓出效益。

7月10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子”)旗下山西长城“智能云”工厂网信产品在太原正式下线,年产国产整机将达100万台套。当天,中国电子与山西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网信工程和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为牵引,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和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网信产业、大数据产业和智能制造。

就在此前一周的时间里,中国电子还与湖北、江西等地方政府“牵手”,在产业园区、现代数字城市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进一步加大对这些省份的投资力度。

这恰恰也是下半年中央企业“稳投资”的一大方向。彭华岗表示,国资委支持引导中央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与地方政府共同开展战略合作活动,重点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推动一批对地方发展、对民生服务具有较大影响力、带动力的项目落实落地。

他还强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指导中央企业做好境内外疫情对投资影响的预判和风险防范。继续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持续加强对金融、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项目监管力度。

关键词: 重点项目 新基建 央企 投资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