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文化遗产“响”起来、“活”起来 黄河故道上的古老产业“活”了

2021-06-07 14:11:21
来源:第一财经

有着世界数量最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中国,正在寻求让农业文化遗产“响”起来、“活”起来。

6月6日,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称,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必然选择。原因在于,生产与管理技术的进步决定了农业生产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决定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必须谋求发展。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了“GIAHS”保护工作。截至目前,FAO共批准了22个国家的62个项目。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2015年,原农业部审议通过《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遵循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方针。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也明确提出“采取措施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称,中国是这项事业的最早响应者、成功实践者和重要推动者,已申报成功15项,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

他提到,中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了世界1/5的粮食,供养了14亿多人口,除了与中国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政策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力有关以外,也与中国坚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因其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农业景观维持等多方面的价值,201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被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是桑蚕丝绸产业的发源地,桑蚕丝绸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桑园面积1200多万亩,桑蚕茧产量近70万吨,总产值240多亿元。张桃林表示,中国多地正在积极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推广桑叶茶、桑果酒、保健品、蛋白饲料、有机肥等系列产品。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蚕桑+”模式,将蚕桑文化与现代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相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助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保护利用丝绸文化遗产,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2020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就明确提出,做好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称,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农业、文化、旅游以及其他诸多领域,都不再是“单打独斗”,为了推进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向着更高标准和更高质量目标迈进,需要培养一批“农文旅”的融合项目。

在研讨会上,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原农业部纪检组组长、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称,围绕让农业文化遗产“响”起来、“活”起来这一主题,丝绸桑蚕产业要在尊重传统文化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一体推进文化遗产、桑蚕产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文旅融合企业,引导特色农业发展,打造桑蚕领域特色鲜明的新产品和新业态。

同时,桑树兼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朱保成表示,今年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元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基础,建立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至关重要。在经济效益方面,随着科技进步,中国桑蚕产业形成了“立桑为业、多元开发”的发展思路,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桑蚕丝绸产业就实现了“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目标。

以夏津县为例,当地依托丰富的古桑资源,会同企业打造了桑树规模化种植基地、桑产品初加工、桑产品精深加工、桑资源综合利用、古桑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业态,实现了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致富。

在生态效益方面,朱保成提到,中国老百姓充分认识和挖掘桑树在生态修复、农业生产中的功能,形成了多种适合经济发展的桑树生态产业和农业产业模式。根据沙地特征,夏津古桑树群就逐步形成了以桑树为主,林、果、农复合的稳定生态系统,兼顾防风固沙、观光休闲、原料供给、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又有效促进风沙土壤熟化进度,修复生态,是一项“以桑治沙”的伟大创举。

关键词: 农业 文化遗产 黄河 故道 古老产业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