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医疗管家”: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走进日常生活

2020-07-31 14:18:24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重疾医疗管家”这一新兴职业。据报道,翻开微信与患者互致“早安”问候,是“重疾医疗管家”开启新一天的标准模式。与院内医生不同的是,“重疾医疗管家”就职于医疗服务机构,被称为“第二种医生”,为癌症等重疾患者提供各种就医咨询。

在国际上,医生都会进行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的医生在执业方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日本,医生被分为三种,第一种属于指令性医生,根据自己的诊断而开处方,不会对患者进行过多的解释;第二种属于是解说指令型医生,就是对第一种医疗方案提供解说,消除患者心头的疑虑;第三种则属于陪伴式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苦,患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医疗参考和咨询,寻找适合患者的最优治疗方案。

以此为参照,国内的“重疾医疗管家”,有点像日本第二种和第三种医生的结合体,他们为重疾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和精细的医疗咨询,既破解患者因医疗素养不足盲目就医的瓶颈,又消除恐慌情绪造成的资源浪费,让患者更具备专业的指向和路径。这一做法,能有效维护正常的医疗资源,减少个体医疗成本和负担,在就医过程中找准方向和出路。

此类似于家庭医生但又更加专业的角色,提供的服务更加周到。在国内,由于全科医生数量严重短缺,再加上个体专业支撑度不够,在公共医疗资源不足的语境下,市场化介入的“第二种医生”的出现,很好地填补了医生等级划分的空白,让医疗服务市场更加多元,最大化满足个性化的需求。重疾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医疗负担很重,压力也不小,个体支付的成本非常高,相比于普通患者而言,无论从心理上、情绪上还是专业上,他们都需要获得全面、详细、陪伴式的就医咨询服务,以便及早采取最适当的就医方案。

重症患者由于个体差异,在医疗方案上并不完全相同,选定治疗方式需要建立重疾管理。很多患者之所以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或是未能采取最好的救治方案,或是救治效果未能达到最佳,这背后有多重因素,要么因患者信息不对称、专业素养不足病急乱投医,要么找不到最好的医疗资源,要么囿于认知欠缺而未能有效配合医生治疗。看病的第一步往往决定了最终的治疗效果。一方面,患者要深入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另一方面,医生也只有高效精准掌握了患者的需求,包括家庭收入状况等,才能实施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治疗。

咨询型的“第二种医生”不一定会看病处方,实施手术,但他们能够提供业务咨询,成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医治过程中重要的补充与辅助。有了“第二种医生”的介入,第一种医生的治疗会更加精准和高效,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安慰情绪、帮助就诊、治愈焦虑,让深陷重疾的患者获得鼓励、得到慰藉、感受尊重,他们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难看出,“第二种医生”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但其体现了医疗服务的个性化和精细化方向,是医疗服务升级的必然要求。加快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和市场化程度,通过医疗市场的专业化细分和服务的个性化,让“第二种医生”更多涌现,能助推医疗行业发展,并为公众提供更多幸福感。(唐伟)

关键词: 重疾医疗管家 第二种医生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