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桂花巷“剃头”之前 不妨先听听“民声”

2020-09-09 11:34:58
来源:东方网

9月7日早上,成都市民黄先生刚来到上班地点桂花巷,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桂花巷内两边的桂花树一夜之间全被砍掉了!巷内有店家表示,周末开始砍的,“砍了整整3天”,“砍之前,没任何人来说过这事,事前也没有任何部门通知过”。(华商网9月8日)

据官方回应,目前对于街道桂花树的移除,是因为老旧小区改造中路面景观打造。原来栽种的桂花树,有部分在观感上并不是很好看,现在选取一些观感上比较良好的树木将其进行移植。整治提升方案是对桂花巷部分树木进行移栽,既包括桂花树,也包括大叶女贞、构树、天竺桂等树种。

看来,在路面景观打造与桂花树的关系上,施工方与居民的关注点大不相同。放下改造方案是否有理有据不谈,单从各方表述上就可以看出,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尽管初衷和目的都是希望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但在如此碰撞之下,难免产生分歧。

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是保证公众利益的关键。涉及民生的事业,如果不听专家,不理民意,也不搞听证会,单靠某些领导“拍脑瓜子”,或者少数几个人“合计合计”,打着“服务为民”旗号“搞惦”。轻率实施“决策”,效果肯定不理想,群众也不会买帐。就像这次桂花巷“剃头”事件,没有提前同居民商量,就砍掉了居民引以为豪的桂花树,居民不理解,不惹来异议才怪。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提升管理者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必须遵循的原则。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问题,涉及到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就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多征求人大、政协和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要为了图快、图省事、图一时的利益而草率行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严格的程序、充分的民主、完善的法制、有力的监督等现代因素。虽然征求民意有可能费时费力,也有可能推迟某些项目的开工时间。但是,这些都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化被动为主动,将“事后回应”改为“前置释疑”,真正使政府部门和居民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这才是解决任何“疑难杂症”的捷径。

关键词: 桂花巷 民声 剃头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