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普法 应该真正讲到民众心里去

2020-09-10 10:33:26
来源:东方网

《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近日,全国各地以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学习《民法典》。《民法典》的实施水平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民法典》的理解与适用,各级各地各部门就必须要首先将干部作为普法宣传的切入口,能够将法律讲活,能够让作为模范遵守和执法标杆的干部能够对法律的适用和解读清清楚楚,也才能更好的到基层一线去普法,去执法。

宣传要建好队伍。而要做好宣传工作,各地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等部门,首先要开展好干部的学习培训,建设好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法律宣传队伍。要能够注重在每个单位的司法所扎实工作,要能够通过对基层一线普法队伍的建设,为法律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宣讲要因人而异。《民法典》共7编1260条,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在宣讲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广大的干部在一线去宣讲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不同的受众人群,用不一样的方法和角度开展宣传。在《民法典》的宣传上,必须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找准不同的宣讲角度,采取不同的宣讲策略开展宣讲工作,务求做到贴近群众、因人而异、切合实际、效果良好,从而使《民法典》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能生根发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宣讲要形式多样。《民法典》专业术语很多,比如物权、人格权、民事主体、侵权责任等,必须加强面向人民群众的阐释解读。因此,各级司法部门要大力开展新闻宣传,利用各级电视台、电台、党报、党刊等,推出权威报道和权威解读;要积极开展网络宣传,依托各类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通过网络讲座、网络访谈、普法小课堂等,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通过庭审直播、案件旁听、巡回审理等线上线下方式,以身边典型案例教育身边人;要通过组织《民法典》知识竞赛、趣味问答等活动,调动百姓学法积极性。

宣讲要讲深讲透。宣讲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讲清楚”要求,重点对《民法典》的重要意义进行讲解,引导人们认识到民法典的编撰和实施,其意义不仅局限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更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民法典 民众 普法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