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正当防卫的界限 正确运用正当防卫赋予的保护权

2020-09-17 10:30:12
来源:东方网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法律武器。1997年刑法施行以来,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互相配合,依法正确、妥善处理了一大批正当防卫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有的案件对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存在把握不准甚至严重失当等问题。(9月16日《法治日报》)

“河北入室反杀案”发生后,社会各界对这起案件给予了极大关注,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普遍诉求;该案最终认为正当防卫,表明了司法机关维护公民依法行使正当防卫权的立场。同时,2018年12月,最高检印发了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专门阐释正当防卫的界限和把握标准,进一步明确对正当防卫权的保护。特别是,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强调,要依法准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捍卫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为的危险,当遇到这些危险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我们会采取一些积极的手段,来抵抗或者反抗不发侵害者。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会构成防卫过当,在构成防卫过当的时候,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为了避免造成这种严重后果,我们应该学法懂法,在遇到不法侵害的时候,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怎么使用正当防卫权,怎么避免防卫过当。

可见,明确正当防卫的界限和把握标准,让公众正确运用正当防卫,最大限度地避免防卫过当,显得十分迫切。以“女摊主刺伤城管案”为例,此案针对的是特殊防卫的问题,即女摊主遭遇城管暴力执法;要旨在于,女摊主在被城管追打、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下,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了重大损害的客观后果,但是防卫措施并未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基于此,当地司法机关认为女摊主刺伤城管行为,具有正当防卫性质,依法不负刑事责任。这无疑传递出了一种积极信号:当遭遇暴力执法时,公众也可以依法行使正当防卫权。

因此,合法没有必要向不法让步,应成为正当防卫的“风向标”。换言之,正当防卫的实质,在于“以正对不正”,是正义行为对不法侵害的反击。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应明确防卫者,在刑法中的优先保护地位。众所周知,人身安全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面对来自不法行为的严重紧急危害,法律应当引导鼓励公民,勇于自我救济,坚持同不法侵害作斗争。司法应当负起倡导风尚、弘扬正气的责任,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防卫权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关键词: 正当防卫 保护权 界限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