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必须背诵用餐歌” 又犯形式主义的老毛病了

2020-09-29 16:00:50
来源:东方网

江西南昌市三店小学的一名学生家长反映说:近日,收到学校通知,要求从9月11日起连续21天,每位同学在家中用完晚餐后,必须手持吃完的“光盘”,背诵《用餐礼仪歌》,并拍摄15秒内的视频,由家长每天发朋友圈打卡,在班级群提交截图。不按照要求执行,孩子在学校将被批评。(9月28日《人民日报》)

制止餐饮浪费、提倡节约本是一件好事,通过倡导“光盘行动”,有助于小朋友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应该说,在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大环境之下,确实需要让学生从小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但对于学校要求的“必须手持光盘背诵用餐礼仪歌”的形式主义做法,我们还是有话要说的。

学生在家中就餐,当然也需要践行“光盘”精神,作为学校延伸管理触角,不仅约束“学生在校的行为”,还同时约束“学生在家的行为”是一种主动作为,也足见学校是用心良苦的。然而,有些事情却不能做得太过分。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倡导家长在家庭就餐的时候,约束好自家的孩子,让家长承担在家庭监督孩子的责任。而不是“权力的手乱摸”。

来看学校的要求 :其一,必须在吃完饭的时候,手持“光盘”唱一首用餐礼仪歌曲;其二,必须将15秒的视频发布在朋友圈里,在班级群里截图提交。

一个方面是,放学的时间,是“私人的空间”,这个时候的时间是属于家长和孩子的,学校有没有权力把手伸到“私人的空间”里去。不是说,学校不能过问“放学以后的事情”,而是说学校更应该做好“上学期间的事情”,“放学以后的事情”更应该交给家长,或者做好沟通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强制要求。

一个方面是,要求“必须发朋友圈”的做法更是不能被接受的。我的朋友圈谁来做主!很显然学校连“家长的朋友圈”都当成了自己监管的地方,“家长的朋友圈”变成了学校可以指手画脚的地方 。其实,这种情况十分常见,比如不少单位就要求职工“必须发朋友圈”,不发朋友圈就扣除工资,就点名批评。正是因为常见,这种现象才更值得思考。

更为关键的是,“手持光盘”能证明什么!我想是什么也证明不了的。比如,如果“没有光盘”,而是将剩余的食物收拾起来了呢!你通过一张“光盘照片”能监督“光盘行动”!比如说,要求“必须背诵用餐利益歌”,虽然出发点不错,问题是如果孩子只是“背诵书歌子”并没有理解其意思有什么意义,如果已经理解了意思,还是要求必须背诵,是不是太教条了点!这种变相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是对治理舌尖浪费政策的“消化不良”。

“饭后必须背诵用餐歌”,形式主义的老胃病又犯了!多一些引导教育,少一些形式主义,效果才能更好。让学生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本义,才是学校该做的事情,别在私人的朋友圈里指手画脚。

关键词: 饭后 用餐歌 形式主义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