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绿灯时间”是交通规则人性化的表现

2020-09-30 11:11:48
来源:东方网

近日,正值早高峰,在浙江宁波市某路口,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过斑马线,当40秒的绿灯已经跳完,老人才走了三分之一。交警指挥中心发现路口拥堵情况时,注意到是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过马路,为此延长绿灯时间至137秒,直到老人安全地走完斑马线。老人返回时,绿灯亮了200多秒。(9月29日《钱江晚报》)

老人以前中过三次风,行走不便却又遵医嘱多走走;对于移动速度很慢很慢的老人来说,40秒的绿灯时间显然不够用。当40秒的绿灯时间过去,虽然老人左手边三个车道的车都纹丝不动等着他安全走过来,但如果不延长绿灯时间,难免会有车经过,难免会让老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交警部门通过延长绿灯时间的方式进行人性化处理,显然值得点赞。

不论是延长绿灯时间,还是机动车司机的礼让,抑或降雨不期而至有女司机给老人送伞,来自于陌生人的“温柔相待”,不仅让老人出行更有安全、更有品质,也让他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善意与温暖。正如一位网友评价的那样,“最佳宁波、最美司机、最帅交警”,一个懂得尊重和善待普通人的城市,自然会让人们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伴随着汽车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我们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交通信号灯犹如一个指挥棒,有助于让交通秩序有条不紊。然而,交通规则的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确保起点公平和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对一些弱势群体和特殊情形给予适当的倾斜,并不会为规则“减分”,反而会增强规则的使用价值。

规则人性化并不意味着任意裁量,更不意味着我行我素,而是要将人性化操作置于公共规则的框架内。行动不便的老人已经在马路上了,劝阻老人以后尽量让人陪伴出行那是后话,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护佑和关爱老人才是当务之急。

“绿灯时间延长至137秒”并非交警的角色义务,而是他们主动的责任和担当;不仅考虑到老人去的时候需要延长绿灯时间,也考虑到老人返回的时候同样需要延长绿灯时间;此外,交警在调控该路口信号灯的同时,也对周边的信号灯进行适当调节,以降低对交通的影响。既有“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热心肠,也在细节上考虑得很周到、细致;这种人性化、精细化的公共服务,不仅切实地裨益了老人,也得到了公众的肯定与赞誉。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安全、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既需要老百姓的体谅与成全,也需要公共服务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当这两种力量实现文化上的相遇,那些弱者在公共空间才会得到更多的“温柔相待”。善待最弱势、最无助的普通人,让这所城市更加体面、更有形象,也让市民对城市更有感情。

关键词: 延长 绿灯 时间 交通规则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