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湖南省武冈市一名老人因身患癌症,子女不在身边,他挖坑等死。12月15日上午,澎湃新闻从武冈市委宣传部获悉,确实有前述事件,事发12月12日。该市邓家铺镇某村一名79岁老人,因身患淋巴癌,多次治疗没有治好,身体很疼痛,其不想连累子女,所以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武冈市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当地群众发现老人后报警。随后,当地派出所立即派民警到现场把老人救下。(12月15日澎湃新闻)
不可否认,湖南武冈一位患癌老人挖坑等死,仅露出了农村老人生存困境的冰山一角。多年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的刘燕舞,走进湖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贵州等11个省份的40多个村庄。他发现,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根据武汉大学的调查报告,近年来,70至74岁的农村老人自杀率一直提高,在2017年达到41.7/10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到5倍。可见,农村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乐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另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空巢老年人家庭比例为30.77%。同时,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未脱贫人已老”。由于没有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因而他们只能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条件好坏,主要视他们的个人积蓄、子女经济条件和与家人融洽情况。特别是,一些农村留守老人,不愿给已有巨大家庭负担的子女再添加负担,经常是饥一餐饱一顿,生存状态令人堪忧。
勿庸讳言,患癌老人挖坑等死,凸显农村养老困局。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养老工作中的一个短板,解决农村老人问题,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因此,首先政府应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强化农村老年人对心理卫生服务资源的可及性与可获得性。例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农村老年人对于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同时公共养老服务体系,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定式,未来应对老龄社会的政策,应该向农村老人倾斜,把更多的公共财政资源投入到农村,使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质的提高。
特别是,在未来的五年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考虑农村养老问题,顶层的政策设计应该有通盘考虑。比如,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纳入脱贫攻坚考评体系,实行量化考核。地方政府应实行政策扶持和精神帮扶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落实老年人相关补贴制度,着重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地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将社会、志愿者、老人三方有机融合,逐步打造以“亲情服务”为基调,以“快乐养老”为目标的农村新型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