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以“就地”思路破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难题

2021-02-22 11:48:0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据相关统计,今年春节有超过1亿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对这个群体来说,“就地过年”最大的牵挂是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民政部在春节之前就发文部署、指导各地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两类特殊困难群体纳入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统一部署,给予重点关心关爱。

根据权威数据,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有留守儿童697万余人。这是按照“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单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没有监护能力的儿童”界定的留守儿童人数。而如果按父母单方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人数进行统计,对应的数字达5800万之多。

众所周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根本之策是让孩子随父母一起生活,即消除留守儿童现象。在笔者看来,外出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个较有启发的思路,即以“就地”的思路,保障务工人员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就地求学、升学。

此前,我国以“异地中考”“异地高考”来解决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升学问题,但由于界定为“异地”,因此,在推进“异地中考”“异地高考”时,与“本地人”的升学利益发生一定的冲突,导致“异地中考”“异地高考”门槛颇高。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无法获得“异地中考”“异地高考”的资格,还有的地方仅仅开放了中职和高职的“异地中考”“异地高考”,随迁子女如果在城市参加中考、高考,只能上中职或者读高职。

这直接导致我国留守儿童中还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回流儿童”。“回流儿童”指的是那些至少有过一次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学的经历,但由于多种原因最终返乡的儿童。其中,无法在城市继续升学是最主要原因。已有研究报告指出,相比“非回流儿童”,“回流儿童”具有更高的抑郁风险,容易遭遇校园欺凌,学习压力也相对更大。

以“就地”的思路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求学与升学问题,与“异地”的思路完全不同。首先,地方政府会把解决这些孩子的“就地入学”作为自身的责任,纳入财政预算加以保障,而不是仍将其归为户籍所在地的责任;中央和省级财政在进行转移支付时,也会以“就地”学生数来进行转移支付,并建立经费随学籍流动的制度。目前一些地方对解决随迁子女的入学不积极,是因为还把解决户籍生的入学问题放在首位,也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

在推进中高考改革时,也以“就地”思路推进考试和录取制度改革。与中高考实行以户籍为主的报名制度不同,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就是“就地”思路,考研生在户籍地、工作地、求学地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由报考学校结合统一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进行录取。中高考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就地”报名、考试、录取的思路。如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基础上的学校综合评价录取,考生可在任何地区报名参加统一考试,高校自主结合统一考试成绩、学生中学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所在地区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自主录取。这就给务工人员带着孩子在城市学习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而不再因入学、升学问题,人为造成留守儿童现象。

我国教育已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也正呈加速态势。未来10年的教育发展和社会福利保障,应聚焦消除留守儿童现象,以实现更大程度的教育公平,给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创造好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难题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