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医”张文荣的药品广告视频在网络引发关注。他在不同的广告中分别宣称祖传专门医治腰突、肠胃等不同疾病。记者检索发现,张文荣系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出诊医生。3月9日,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发布声明称所有宣传广告的信息均与医院无关,并决定免去张文荣名誉院长职务。3月10日,记者从该医院获悉张文荣现已停诊。
自称背叛祖宗、献出祖传药方的“神医”张文荣被免职了,坊间一片叫好。可这真的值得叫好吗?一方面,张文荣真医生的身份让我们感到“神医”问题实际比想象的要严重。另一方面,张文荣只是被免去了荣誉院长职务暂时停诊,并不是丧失了医师资格。种种迹象表明,“神医”张文荣只是暂时避避风头,等风声已过,他还可以继续当他的“神医”。
“神医”献方风波揭开了神医们的丑恶嘴脸,也揭开了医疗行业的黑幕。面对外界压力,张文荣所在单位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及时作出了切割之举,这是典型的公关手法。客观而言,免去“神医”张文荣名誉院长职务,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是不痛不痒,根本对张文荣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影响,更何况所谓“名誉院长”不过是个虚职。值得追问的是,2018年,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就曾因为张文荣代言作出过类似的切割举动。可张文荣依然我行我素,难道仅仅因为张文荣只是一个多点执业医师,不好管理吗?
我国《广告法》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药品管理法》则明确,药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学术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家、学者、医师、药师、患者等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但现实中,虚假医疗广告随处可见,像张文荣这样的“神医”为药品企业站台的更是为数不少。这些被精心策划的“神医”背后,隐藏的既有药厂、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更有不少医院的身影。
神医泛滥,损害了传统中医药的名声,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正如张文荣所言,电视广告里讲的不同疾病是编导根据不同药物设计的台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张文荣这种真医生代言行为处理起来并不太重,往往以罚款了事。这些“神医”可以说是毫发无损。而实际上,像张文荣这样的真医生参与违规代言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更重,处理起来也应该更重一些。
实际上,类似“神医”张文荣的违规代言行为是典型的违反医德的行为。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应当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对再次考核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所以对张文荣只是免去其名誉院长职务,显得有些轻描淡写,难以服众。
在这个社会上,有两种职业对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一为师德,一为医德。相比于那些骗子神医,张文荣这样的“神医”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更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而这既需要对张文荣这样的“神医”露头就打,加大其违规成本,更需要及时弥补现有法律的缺陷,让“神医”彻底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