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变身”餐馆让人情何以堪 始作俑者是谁?

2021-03-25 10:55:56
来源:东方网

3月22日,有市民反映,武汉青山江滩观江广场附近原本有一处公共卫生间,最近却被改装成一家餐馆。内急的游客们只能步行到300多米外的卫生间解决,有人觉得不便,只好钻进小树林的隐蔽处方便。记者又拨打青山江滩管理办电话,工作人员致歉,称会联系物业公司,进行整改。(3月23日《楚天都市报》)

原本是一处市民如厕方便的所在,经过数月装修,竟可以摇身变成人们品尝美食的餐馆。这种极富戏剧性变化的尴尬一幕,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公厕“变身”餐馆,无疑给人们如厕带来极大不便,此举不仅有违民生诉求,也给周边环境的脏乱差埋下隐患,必须予以矫正。

按理说,城建部门当初在观江广场附近设置建造公厕,是有其对民生福祉和公厕布局的充分考量的。公厕紧靠人员聚集的广场,可以极大方便前来娱乐健身市民的及时就近如厕,尤其是在广场活动的多为老年群体,其中不少人患有尿频、尿急等老年性常见疾病,公厕设在附近当不无人性化考量。可如今公厕“变身”餐馆,人们内急需要“坚持”到300米之外的另一厕所解决。这显然多有不便。腿脚不便或来不及解决的老人小树林隐蔽处方便,当属无奈选择。

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公厕的民生意义不可小觑,甚至可以成为判定城市是否宜居和市民有无幸福感的考评指标。国家层面曾出台有相关规划、设计、布局等技术性要求。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度并发布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就规定,“根据城市性质和人口密度,城市公共厕所平均设置密度应按每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3座-5座选取”;对于广场等“人流集散场所内或附近应按流动人群需求设置公共厕所。”在《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中,住建部还就公厕间距离或服务范围作出明确规定:“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

由此看来,公厕“变身”餐馆不仅有悖民生,也不乏违规之嫌。取消一座公厕,就意味着改变了城市某一区域应有的公厕设置密度,拉长了公厕间的相隔距离,也实际上造成了公厕覆盖面的局部“空档”。鉴于公厕所有权与使用权均属公共服务属性,人们对公厕改餐馆后,其归属是否由“公”变“私”,亦或是由公厕管理者将公共设施对外有偿租赁使用心存疑问。如果是后者,显然是管理者为追求利益而罔顾民生、见利忘义。

其实,武汉这起公厕改餐馆事件并非首例,7年前安康市就发生一起公厕“变身”餐馆事件。鉴于人们曾有的记忆与习惯,这种“变身”后的餐馆经营前景往往并不被看好。当年就有人调侃称“喜欢‘重口味’的朋友可以去试试”。

围观公厕改为餐馆,首当其冲的疑问,便是这种“变身”的始作俑者是谁?面对青山江滩管理办“会联系物业公司进行整改”的表态回应,人们期待能有一个负责任的圆满答复,尽快破解市民“如厕难”困境。

关键词: 公厕 餐馆 始作俑者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