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小学开设“方言课” 不宜强求更不宜推广

2021-03-26 11:08:56
来源:东方网

日前,杭州市滨和小学开设了方言课,让孩子们通过对方言的学习了解杭州本地文化、故事,增加故乡认同感,也让“新杭州人”更好融入本土文化和氛围中。

此举被认为是在拯救地方文化,其实这并非滨和小学首创。6年前,杭州清河实验学校把方言引入课堂,本地教师自编教材,将方言渗透到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3月26日《新京报》)。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对于出门在的游子来说,听到老家方言,自然是倍感亲切和激动。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来讲,却必须要推广普通话。否则,课堂内就会出现南腔北调,让人听不懂甚至闹出许多笑话。伴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些学校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方言进校园无疑是其中的一种。

近日,杭州市滨和小学就开设了方言课。从而引发舆论的关注,并上了热搜。由此可见,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之高。对此网友们褒贬不一,有人和学校认知一样,认为开设方言课,让孩子们通过对方言的学习了解杭州本地文化、故事,增加故乡认同感,也让“新杭州人”更好融入本土文化和氛围中。但亦有网友认为,国家要求推广普通话,学校理应首当其冲。而不应该为了教改,刻意让方言进校园,入课堂。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笔者认为,方言进校园可尝试,但不宜复制推广。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还是要以普通话为主。因此说,方言能否进校园还是让学生和家长说了算。不宜强求,更不宜推广。

可以选择性尝试。毕竟方言既有积极上进的一面,也有颓废和糟粕的一面。上课前老师当进行仔细筛选,以传播精华,摒弃糟粕,真正让学生学习和融入地方方言文化,增强故乡认同感,从而充分调动她们热爱故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让教改效益最大化。

坚持自愿为准则。自愿选择,自愿报名,心甘情愿学方言。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千万不能搞行政命令一刀切,更不能拉郎配。强迫不愿学习方言的学生选学方言。否则,不但会做成夹生饭,而且还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方言进校园不宜推广。浙江省教育厅语管处一位负责人回应也称,方言保护是在做文化的记录,不等于要全面推开方言。显而易见,这只是一种尝试,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来检验。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应试教育确实存在一定弊端,因而呼吁改革的呼声从未停歇过。国家和各地教育部门也在为此进行各种积极地尝试,以求寻一条适合国情的教改之路。对此既要做到积极主动改革,又要抱着慎重的态度,努力做到不冒进,不跑偏,遵循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准则。实现利国利民利个人的教育初衷。

关键词: 小学 杭州 方言课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