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要想推行人脸识别技术 业主有权“不赏脸”

2021-04-14 09:53:45
来源:东方网

李京(化名)开不了小区的单元门了。门上挂着一个“刷脸”设备,他拒绝录入自己的人脸信息。他是北京南湖中园二区的一名业主,从去年5月开始,小区部分单元门启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业主须采集人脸照片,并提供房产证、身份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这是业主们打开单元门的唯一方式。“人脸信息与身份证、住址相关联,系统就会对你进行全面监控,万一出现泄露,或者被人倒卖,后果很严重。”李京担忧。

业主的担忧是合理的。因为一些小区的人脸识别并不是单纯采集人脸信息,还要业主提供房产证、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采集的信息越多,泄漏的风险越大。从报道看,街道、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等只注重宣讲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出入更便捷”“管理更高效”,但对于“是否泄露隐私”“数据保存在哪”等问题并不关心。一些小区人脸识别的推行和使用是默认所有人都同意的,有的小区甚至还出现了强制人脸识别,不识别不让进小区。

备受关注的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日前迎来终审,被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被判删除原告郭兵由“指纹识别”强制升级为“人脸识别”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原告郭兵曾在听证会上提出“社区门禁不得强制用生物信息识别”的建议,被有关方面采纳。比如杭州成为在物管条例中全国首个明确禁止物业强制人脸识别的城市;天津市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中,对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采集也有限制规定。

从全国各地看,随着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进社区现象增多,公众对规范人脸识别、保护个人信息的呼声日益高涨。据媒体报道,2020年7月,北京房山区一居民曾拨打市民热线,反对物业强制推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认为生物信息的搜集要征得业主同意,并尊重业主选择。业内专家表示,并不是使用新技术就叫智慧社区,手段上的创新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居民们满意的效果;不能光强调“智慧”“智能”,还要体现人文关怀,即便引入人脸识别出于提高效率的初衷,也要充分沟通、分析利弊,保障居民知情权和选择权。

人脸信息不像数字密码,其具有唯一性、不可更改性,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出发,人脸识别进社区虽能带来一定便捷,但也容易酿成严重后果。对于人脸识别进社区,有关方面必须持审慎态度。《网络安全法》和《民法典》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的同意;已提请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明确了“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也就是说,社区要想推行人脸识别技术,如果不能提出强有力的主张,业主有权“不赏脸”。

关键词: 社区 人脸识别 业主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