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0后媒体人却被骗子骗走5万余元 A如何提高防骗“免疫力”

2021-04-23 14:02:50
来源:东方网

一名90后媒体人,经手发布无数则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后,却被骗子骗走5万余元。5万的数额不小,但侮辱性更强。(4月22日《楚天都市报》)

一个从事新闻媒体6年的媒体人,竟然被骗子骗走5万余元,的确有“侮辱性”极强的感觉。从情理而言,媒体人多多少少有防骗“免疫力”,可却仍然被骗了。在被骗钱之后,这个媒体人告诉公众她的“反思”,应该说挺“宝贵”的,毕竟是交了5万元的“学费”。

为何听取很多的被骗故事却仍然上当?为何一个编过许多电信诈骗新闻的媒体人还会上当受骗?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骗子知晓自己的信息,对方一说一个准,由不得你不相信。骗子行骗成功的基础是获取了公民个人信息。当骗子说出的信息与自己的信息完全一致,就像是家人说出来的话,甚至比家人知晓还详细,还有多少人不相信骗子的话。即便是再强的戒备心,也会被骗子悄悄击溃。

如何提高防骗“免疫力”?一方面需要保护好个人信息。现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没有,很难对骗子窃取信息进行有效打击,这需要加快立法进程,从源头保护好公民信息。不过,退一步说,即便是有法律保护,也未必就能够完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这需要在执法上,在技术上对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要多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保护好公民个人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个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诚然,媒体人编发了许多防诈骗新闻,对骗子的伎俩可能也懂一些,却总认为自己不会上当受骗,这其实是安全意识不够强。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媒体总结出来的经验,或是一些人在上当受骗之后得出的经验,比如:在接到此类疑似诈骗电话时,要做到不贪、不听、不信、不转账,不要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公安机关的电话不可能由任何部门进行转接,能把电话转到公安机关的一定是骗子;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等社交软件在线制作笔录。诸如此类的“血的教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实在太多了,可却仍然入不了耳入不了心。

没有人天生有防骗“免疫力”,还是需要个人保持警惕,多学习多留心眼,即便是骗子说得天花乱坠,仍然保持良好的心态。

关键词: 防骗免疫力 媒体人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