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存在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等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日前依法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作业帮在其官方网站谎称“与联合国合作”、虚构教师任教经历、引用不真实用户评价。猿辅导在其网站谎称“班主任1对1同步辅导”“微信1对1辅导”“您的4名好友已抢购成功……点我抢报”,虚构教师任教经历等不实内容。上述行为属于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
虽然两家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对处罚作出了回应,均表示诚恳接受处罚并进行全面整改。但是作为在线教育的头部企业,这两个平台为了“吸客”,竟然用上了虚假和诱骗等的手段,这难免会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平台,还配去“教育”别人吗?
自去年以来,在线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助推下可以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吸引了各路资本的高度关注,为了抢夺市场,在线教育平台利用大把大把的钞票去烧钱补贴抢客。有来自在线教育平台的财报数据显示,仅三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2020年2月至11月的营销费用就超过100亿元,“把所有的广告位都填满,把体验课程都补贴到不要钱”一度成为了在线教育行业的真实写照。
说句实话,在线教育平台“烧”的是投资者的钱,只要它愿意又烧得起,作为用户似乎不会有什么意见,甚至是乐享其成,市场行为还终归可以让市场解决,但是当在线教育机构从“烧钱”进一步发展到“造假”,这显然就是击穿了无论是教育企业还是在线企业应该有的底线。
教育本应是教书育人的行业,除了作为一门生意以外,还应该肩负更加深层次的意义。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和数字化的技术模式,将教育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转型升级,本来应该是好事,也是教育拥抱互联网的有益尝试,但是如果沾染上传统商业竞争中“脏乱差”陋习,为了获客而不择手段,那无论是“在线”还是“不在线”,都是对教育的一种侮辱,特别是像如今作业帮和猿辅导这种利用虚假和诱骗等的手段来抢夺市场,还能让用户相信平台能够真的带来好的教育吗?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权益。
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从未被怀疑,但是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少的问题,从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资本的推动,而并非源于用户的需求,这也让行业的发展走入了资本主导的歧途。
对于在线教育的企业而言,是时候和资本好好谈谈,是要一路走到黑还是回归正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