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圆梦除了自身的自强不息 也离不开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

2021-05-28 15:13:18
来源:东方网

“我是网约车司机聋人沈师傅……您快到目的地时请示一下或轻拍我的肩膀,更改地点前提醒或指路……”沈师傅今年35岁,今年4月初开始在浙江杭州市开网约车,实际驾龄有3年多了。虽然遇到过不理解不放心的乘客,但绝大多数乘客都给沈师傅点赞,有人用手语跟他说谢谢,有人给他发红包,有人给他买红牛。(5月27日《钱江晚报》)

网约车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也为一些劳动者提供了价值实现的通道;网约车相对自由灵活的工作方式,让一些残障人士顺利地通过了就业门槛。说到底,残障人士也和健全人一样,他们也渴望就业、渴望社会融入,渴望在“追梦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赶路和奔跑。

网约车司机作为一种技能型劳动者,依靠自己的驾驶技术谋生。虽然有的网约车司机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偶然因素,在身体机能上有所缺失,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家庭和社会的“包袱”与“累赘”,他们同样可以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只要具备了从业资质、通过了行业准入门槛,“聋人网约车司机”和其他司机没有多大差别,没有必要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和聋人网约车司机沟通交流上会麻烦一点,需要消费者多一点耐心。面对残障人士当网约车司机,有少数乘客出于风险防范、乘车体验的角度不愿意托付信任;可是,依然有许多消费者选择了体谅成全,他们不仅选择继续乘车,还对聋人网约车司机温柔相待,让他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社会的善意和温暖。

促进残疾人就业,不仅有助于改善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存生态,也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毕竟,残疾人不是孤立的原子,也应该被嵌入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之中。促进残障人士就业,不仅是唤醒一个人的梦想,而是点燃一个家庭的希望之灯,也照亮和温暖更多残障人士前进的道路。

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关键在于打破固化思维和观念壁垒。在部分人的刻板印象中,残疾人被先入为主地断定“干不了”“干不好”。这种打着关爱和保护的旗号实际上却歧视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区隔和社会排斥的做法,显然损伤了残疾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残疾人需要的不是傲慢与偏见,而是完善关爱扶助残疾人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残疾人也需要“追梦人生”;哪怕身体上存在残疾,他们也依然可以努力奔跑。残疾人圆梦除了他们自身的自强不息、追梦不止,也离不开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怎样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设施,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帮扶残疾人的氛围,给残疾人提供更宽广的舞台?激发“我们的霍金”与培育“我们的乔布斯”同样重要,弘扬自立自强与扶残助困都不可或缺。

关键词: 残疾人 圆梦 制度 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