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篡改高考志愿该原谅吗” 选择权边界不可以被破坏

2021-06-01 12:39:26
来源:南方日报

距离2021年高考不到10天,一位网友回顾了被妈妈篡改高考志愿的经历,“被父母篡改高考志愿该原谅吗”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十年过去了,发帖网友依然耿耿于怀,回头看妈妈当年“更长远、更正确”的选择,现在也没有“幡然醒悟”。家长篡改孩子高考志愿是否具有普遍性要画个问号,但要看到,话题热度背后是网友对选择权的期待——家长和孩子意见冲突时,由谁来做决定?

家长看中选择结果,孩子在意选择自主权,这是双方差异。尤其是参加高考的孩子通常已经成年,愈发关注自身独立性,不希望父母越俎代庖事事替自己做决定。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不利于自我形成,还可能导致孩子自卑、依赖性强,家长的控制会滋生孩子逆反心理,好比一个弹簧,压得越紧、弹得越高。

越是重要关头,这种差异和冲突就会体现得越明显,志愿填报只是家长在紧要关头为孩子裁度的一个侧面,篡改也只是诸多强制手段中的一种。意见不同时,家长确实有能力替孩子做决定,同时也要准备好为亲子关系埋下“地雷”。自己选择的专业遇到困难时,“跪着也要走完”,如果是家长篡改、逼迫选的学校或专业,就会萌生抱怨,考试失利时、工作难找时,甚至第一节早课缺乏起床动力时、食堂不好吃时……然而,亲密关系的损耗真的可以换来孩子的光明前途?

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选择,无数的选择加起来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家长可以一次两次通过强制手段帮助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绕过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且不说强制手段能不能次次得逞,家长总不可能一辈子守护在孩子身边,总有一天他们需要自己选择。没有试错就没有成长,加上人生阶段越往后试错成本越高,该踩的坑、该摔的跤一个都不会落下。更何况谁又能保证好心就不会办坏事呢?

曾经有个小朋友和我说,他不喜欢站着和他说话的大人,尤其是那人“又长又宽”、声音很大、站得很近的时候,就好像怪兽,所以他会跑远一点。他想说的应该是压迫感,这也传递了一个启示,要交流,首先要有平等姿态。孩子也知道父母吃过的盐比自己吃过的饭还多,面临选择时也希望听到建设性意见,难就难在好好说话,家长并非只有强制手段可以影响孩子选择。

都是为了孩子好,家长和孩子何至于站到对立面?这个讨论的价值在于,提示我们看到代际差异,尊重理解不同想法。一个很有名的电视剧中有两个“名场面”:女儿婚礼前为爸爸买了双新皮鞋,以为鞋子大小正好,婚礼上却发现鞋跟垫了很多纸。另一幕是,二女儿向爸爸哭诉在家里一直被遗忘,后来爸爸向她道歉“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希望你体谅”。所有的抱怨与不满,都会在类似某个契机中和解,只要走进对方生活,可能会获得不同视角和感受。

关键词: 选择权 边界 父母 篡改 高考志愿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