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电梯”是大势所趋 创新破解百姓之难

2021-06-11 11:02:33
来源:东方网

“公交电梯”受到社会普遍称赞,但在杭州一小区装了75部“公交电梯”,一次1元,很多住户却不乘电梯而仍爬楼。原因在于,老年人比较节俭,部分老人表示爬楼锻炼身体,以及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相关的APP。(6月10日都市快报)

有网友说,不装电梯你说老人爬不上楼,装了电梯你又说习惯了,爬楼锻炼身体,当初你又为何同意装电梯?这种说法好像有道理,但是,青年人的思维不能普遍用到老年身上。“公交电梯”主要安装在老旧小区,主要受益人是老年人。但老年人节俭是普遍现象,正像有老人所说,坐电梯上楼下楼都收一块钱,如果都坐电梯,一天4趟要花8块钱,100多天就是八九百块。这个账,老人们必然要算,老两口算下来,100多天就是近两千块,所以能省则省。至于当初要求装电梯,同意每次一元,从老人的角度说,主要还是为了应付急需,比如拿的东西较多,正好生病等。所以,老人的这种心理应该事先考虑到。

事实上,据媒体调查,“公交电梯”并非新生事物,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黄村西里社区是北京最早一批“吃螃蟹”的小区,早在三年前就有这种运营方式,而且是刷卡使用每次0.2元,同样是居民节省着乘电梯。电梯使用频率不高,自然成本就难以回收。经营电梯的某负责人表示,早期交付的40多部电梯成本难以收回,但当时签了合同,亏钱就得认。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便不再推广“公交电梯”。而从杭州实践来看,同样遇到了北京的问题。

但至少就目前来看,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公交电梯”还是大势所趋,如果因为经营方没有经营动力而不再探索,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这就需要各地通过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尝试将按次收费改为按户包月或者包年收费,为每户家庭开设一个账户,根据居民户数、楼层高低、家庭人口等指标,设置阶梯式套餐,楼层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价格也越贵,从而确保价格公平。同时,放弃下载APP模式,直接配发相应的电梯卡。

二是发挥物业的能动性。除了电梯广告收入用来补贴居民乘电梯,还要利用好其他公共面积来为居民创收。同时,推动小区管理中的业主自治,促进物业公司财务公开。一些小区物业每年为业主发上千元的红包,就是物业服务好的反映。

三是在经营上创新。比如宁波,“公交电梯”在宁波被居民成为“共享电梯”,它和一般小区里一个楼道装一部电梯不一样,而是一幢楼整个居民公用,使用人数多了,居民出的费用自然就降下来。同时,在选择经营方时,他们直接和电梯制造商联系,由于没有了中间环节,电梯制造商又承包多个小区的业务,在成本控制上至少可以节约10%左右。再加上电梯的建造费是由小区结余资金补贴,所以,每月每户只需交10元,就可以随便乘电梯。自然不会出现老人为了省钱而佯装锻炼身体的现象。

关键词: 公交电梯 创新 大势所趋 百姓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