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创建督查队 “找茬团”直击不文明现象和文明创建薄弱点

2021-07-06 11:51:18
来源:东方网

“这个点位有未清理垃圾、垃圾桶未覆盖、楼道墙体有破损……”在海曙区段塘街道,经常能看见几名左臂上统一戴着红色袖章和“啄木鸟”徽章的访客,他们行走在各社区内,拍摄记录社区内的不文明现象和文明创建薄弱点。他们就是段塘街道文明城市创建督查队“找茬团”的成员。(7月5日《宁波日报》)

“全国文明城市”光荣称号是一座城市的“亮丽名片”,它既是对城市文明建设的认可,也是一座城市极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和战略资源。这些年来,全国不少城市为了获得或保住“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城市管理者想了不少点子,下了不少功夫,也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了一些事关百姓利益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颜值”。然而,也有少数地方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却把功夫和精力下在“评时”,而忽视“平时”,以致遭到不少市民反感:认为这种搞“一阵风”“突击式”的“面子工程”不要也罢。

有人哲人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这就意味着,创建文明城市必须解决好为谁创建、依靠谁创建和怎么创建三大问题。

文明在于一言一行,创建贵在一点一滴。因此,当前及今后文明城市创建要着力强化问题导向,切实把“找茬团”发现的问题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出发点,作为提升市民满意度的着力点。尤其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郊结合部等场所,要加大整治力度,补齐工作短板,消除卫生死角盲区,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

同时,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规律性、群众性的现代社会实践活动。正所谓罗马并非一日建成。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中国城市建设新理念,注重科学规划、合规建设、强化管理,不必把城市定位在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上。应在保护自然景观、延续历史文脉、保持特色风貌的基础上,多在强化城市基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实现城市发展上下功夫,多在城市环境上动脑筋,多在城市宜居上想点子,多在城市特色做文章,多在让人民满意上做功课,不断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吸附力。真正让广大市民感觉到住这里工作生活更方便,住在这里更安全舒畅、住在这里更幸福美满。

关键词: 找茬团 城市文明创建 督查队 薄弱点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