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教师跳槽中学”这件事 可取的态度当是客观看待

2021-07-07 11:43:47
来源:南方日报

继“27位名校博士入职深圳中学”“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招聘50名博士研究生”引热议后,近日又陆续出现高校教师跳槽中学的事件。根据深圳中学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透露,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罗天挚已担任深圳中学化学老师。

名校高学历者该不该当中学老师?舆论场出现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一方持“大材小用”论,认为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具有培养时间长、资源投入大、成果显现慢等特点,正因如此,待人才长成后更应积极投身到高精尖深的科研领域,以发挥“人尽其才”之效,中学显然不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另一种观点则将基础教育领域视为“大厦之基”,认为高学历者拥有开阔的学术思维、严谨的学术训练、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特质更适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中学可以成为名校研究生大展身手的舞台。

或许全面倾听亲历者的心声,更有助于客观看待跳槽现象。部分高学历者的真实想法之一是寻求职业满足感。“泡实验室、写论文这些工作远不及课堂上孩子们的一句‘哇’”,开启童智、激发兴趣,愉悦的学习氛围令他们陶醉。真实想法之二是对人生规划的不同理解。部分硕博生关注中学提供的优厚福利待遇与轻松工作环境,相较高校的职称评定与行政事务带来的沉重压力,中学确属不错的归宿。

在职业多元、择业自由的背景下,我们充分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个人选择。高学历者投身基础教育,如果他们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与收获,以渊博的学识浇灌希望的种子,这同样是一种知识上的再生产,应该被肯定。但正如很多人所担心的:“名校博士、副教授这类学霸真的能理解中学生的思维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过程中,高学历者长期钻研精深、复杂的科研领域,一旦他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思维较为简单的中学生,这种长期训练形成的学术思维能否因场景转换而及时作出调整,他们能否成为“教学生学”的好先生,值得怀疑。

对于高学历者走进中学课堂这件事,可取的态度当是客观看待、正确引导。没有千篇一律的人生意义,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职业道路,综合考虑自身兴趣与发展规划才是选择就业岗位的必要遵循。对于热情投身基础教育的高学历者,我们不应苛责。同时,来自名校的博士、副教授等入职者也应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适时转变思维模式,以丰富学识回应学生期待,以科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种下求索、探寻未知领域的希望。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跳槽 中学 客观看待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