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圈”大胆“破圈” 活力无限 让艺术走进市民大众

2021-07-16 14:53:49
来源:东方网

青浦新城的吾悦广场,“新形式——国风民乐音乐会”奏响,让人们享受丝竹之音传递的阵阵清凉;奉贤新城的宝龙广场,“大手牵小手”在手工艺制作中感受亲子共乐的温情;南汇新城港城新天地蓬勃的夜间市集,让“纳凉”有了新去处;松江新城的《偶戏奇观》,让人们找回童心童趣,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音乐会在嘉定新城唱响振奋人心。(新民晚报7月14日)

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理所当然必须纳入艺术商圈范畴。上海艺术商圈推出5年,尝试艺术和商业“亲密接触”的成效,让众多艺术家纷纷走下舞台,在盛夏时节走进商场、商圈与广大市民“不期而遇”,打破与观众的距离感和陌生感的同时,距离展示艺术的魅力,让五个新城的艺术和商业紧密结合,是今年的新事物。

文旅结合、以文促商,历来是推动实体商业持续发展的一种举措。鼓励“文商联动”,上海此前也做过多次尝试。2013年“环球港公共文化空间”,成功打造商圈公共文化的首个示范点。“2014奔牛·上海大型城市公共艺术展”推进新型城市艺术,让商业空间进一步释放,同时也激活了文化生态。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选择在申城地标商场举行,从国际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鬼才达利”超现实艺术大展,到旗袍、剪纸、手工编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成为一道都市文化新景观,在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同时,润泽市民大众的心灵,补充着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潜移默化提升着普通市民艺术素质。

上海《促进新消费发展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行动计划》鼓励一批展览、演出、节庆等文化项目与商圈、商街、商场联手,形成一批品牌化文商联动项目,各商场按其客群定位、区域特点、品牌风格,设计多元化、个化的艺术输送方案,名正言顺的把各种展览、装置、演出、讲坛、手工体验和艺术教育请进来,通过展示各自特色,助推文化和商业的融合,更多的吸引顾客,无疑是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一种全新举措。

让艺术走进市民大众,融入普通百姓生活,在商场里常态举办艺术活动,让绘画、雕塑、摄影、装饰艺术这些原本在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中的艺术样式,距离来到市民身边,印证着艺术普及方式的转型,反过来,通过艺术活动撬动实体商业消费力,让人们在商场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成为一种全新生活方式,一种不自觉的文化行为,在不同商圈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区”和“艺术厅”。

今年艺术商圈从中心城区延伸至五个新城,以“新起点、新活力、新传承、新感觉、新形式”为特色,助推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亮相新城,也激励商圈大胆“破圈”,探索文商旅结合的更多可能,在炎炎夏日为市民打造一片家门口的艺术天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优化购物氛围,也让艺术“润物细无声”地浸透到老百姓的生活圈。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创建全国一流领先和标杆示范的宏大目标。吸引国内外投资,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城市的文化艺术魅力无限,申城6500多方公里居住人群的幸福指数,归根到底就是能提供多少欢乐时光,家门口的艺术商圈,给予市民的是不用跋山涉水的艺术滋养,还有家门口触手可及的温馨片刻。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可以构筑新城的精神世界,让各类人群在忙碌之余可以仰望星空。于现代人来说,身体的疲惫可以通过运动来减压,而心灵的休憩则得靠艺术的滋养。

期盼“十四五”规划期间,“上海艺术商圈”不断出新招出大招,鼓励新城商圈“破圈”“突围”,在立足本土历史保护、彰显文化特色,围绕新城各自特色基础上,齐心协力,亮出自己的创意和底蕴,满足各式各样人群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商业消费需求,共同谱写上海市民和谐美好生活新篇章。

关键词: 艺术商圈 视角 下沉 市民大众 艺术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