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四唯”让科研人员安心坐“冷板凳”

2021-08-06 11:07:24
来源:东方网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将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五大价值明确化,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控制奖励数量,提升奖励质量,调整奖励周期……(8月3日新华网)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有了更为明显的提高,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大飞机,一大批代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成果举世瞩目;量子通讯、量子计算、铁基超等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殊不知,科技评价是科技活动的指挥棒,对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人才激励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如当前不少科研单位就有“唯论文”和“SCI至上”,有按“帽子”定薪酬待遇等现象,以致在我国论文买卖竟然发展成为一产业,不少人为争“官帽子”、拼“头衔”,无法潜心研究,安心育人。

究其根本原因是当前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将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对教师、科研人员考核以及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指标。不仅仅是高校,只要涉及职称评审的单位个人,都有发表论文的需求。也许正因为需要发表论文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学术期刊资源有限,这样极大刺激了学术市场畸形繁荣,以致现在有人公开在网上明码标价替写论文,有人则为学术杂志充当中介,买卖期刊版面,让论文买卖成为一种产业。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骗子都看到其中的漏洞,竟然骗到了全国多所知名高校200多名教师。

其实,评价一个同志的水和能力是相当复杂,并非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学术评价的简单定量机制,不仅容易导致学术成果总体质量下降,还助长了学术腐败。些年来许多对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有兴趣的研究人员,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而放弃自己的兴趣,机械地重复一些低水的学术研究,以及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就是有力的证明。

“评价体系很重要,要不然就引导到歪路上去了。”如果不改变当前这种以论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必然导致学术上的粗制滥造和急功利。正如朱道本院士所说:科研人员当然要写、要发表学术论文,但论文不能被当做重要的评价指标。

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今天,期待有关职能部门能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对科研人员的评价能从“唯论文”和“SCI至上”,实现向以创新实际贡献、创新发展态势、创新质量水评价为主的跨越;从比较关注同行评价为根据,实现向更加注重实践和历史检验与评价的转变。切实把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正确评价导向树立起来,把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治理学术腐败与学术泡沫,破解论文买卖的产业链,让各类学术期刊真正回归学术轨道上来,还学术期刊学术面目,避免论文造就虚假学术繁荣,不断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科研人员甘愿安心坐“冷板凳”。

关键词: 四唯 科研人员 冷板凳 科技成果 评价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