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遗”彻底变成了商品的招牌

2021-08-18 10:47:36
来源:东方网

日,北大艺术学院毕业生郎佳子彧为蔡元培、朱自清、冼星海、邓稼先、屠呦呦、钟南山六位杰出北大人制作了生动的面人形象,不仅与伟大的前辈们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思考与对话。而且,他“捏”出来的视频火上了热搜。(8月16日新华网)

95后的郎佳子彧是从小看着父辈制作面人长大的。但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不仅喜欢面人这项传统艺术,而且从小就开始学制作面人,即使“面临困难重重,他也要尽自己一份力量。”正如郎佳子彧自己所说:“或许我们很难成为像前辈们这样优秀的人,但可以一直努力向他们靠。”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他这些年来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学和钻研,15岁的他曾创作出轰动一时的奥运福娃面塑,16岁就破格被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吸收为准会员。更为难得的是,他不断坚持创新,不仅逐渐改善面人工艺可能失传的现实问题,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这门艺术,为面人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无愧于“非遗传承人”这个光荣称号。

95后的郎佳子彧,虽然年纪轻轻,却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传承人”。他的成功启示我们:保护、坚守和传承文化遗产,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只有真正行动起来、落到实处,才能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才能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全世界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通过广泛宣传等多种形式,“非遗”从鲜为人知到广为人知,从冷到热,反映了我们国家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非遗”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遗”难免与这样的时代潮流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轨。文化经济化,原来的作品、艺术品变成了产品和商品,这是势不可挡的。但受利益驱动,有不少“非遗”彻底变成了商品的招牌、赚钱的工具,彻底丧失了自身的文化属,有的甚至变成了垃圾文化、劣质文化、恶俗文化,不断地侵害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这种趋势一定要警惕,要遏制,要清除。要还文化以“清流”、以“清新”、以“纯正”。

况且,“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与发展,在相关史料的挖掘整理及相关理论的探析研究上同样应得到相应的重视。而对“非遗”业界不良行为的抵制,对错误观点的批评修正更是深层次的、高效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如果有的人借“发展”的名义,歪曲“非遗”的精神内涵,使优秀“非遗”走样、变味、变质,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打击。

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加大投入,大力宣传各行业内的杰出传承人,并以他们为榜样,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当前,除对政府认定的传承人给予支持外,对不是“传承人”的手艺人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怀,特别是对技艺过硬、人品过硬的底层手艺人要大力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支持“非遗”、保护“非遗”、传承发展“非遗”的积极和主动,并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代审美的优秀“非遗”作品,实现“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北大学霸 非遗 传承人 商品招牌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