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需对家长的责任作出提示性规定

2021-09-08 13:37:06
来源:东方网

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日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指出,预防网络游戏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9月7日《法治日报》)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83亿人,玩游戏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占比为62.5%。时下,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实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调研发现,约有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10小时,最长的连续玩游戏达38小时。“这是一批正在被游戏毁掉的孩子”,专家疾呼并非危言耸听。

年来,从实名制注册登录,到严格限制时间,监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措施不断升级。除了游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堵塞管理漏洞外,还应进一步明确家长责任,营造良好环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显示,亲子关系对孩子网络游戏成瘾有很大程度影响,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孩子正常使用网络的比例越高;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家长之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重要,可见一斑。

一些孩子沉迷网络,往往源于家长的教育误区。一种情形是家长的控制欲过强。心理学家指出,成瘾者背后往往有一个“控制者”。有些家长喜欢掌控孩子的一切,从吃饭穿衣,到学爱好,都要由家长说了算,让孩子失去权利和自由。于是,孩子只能到游戏的世界里去找掌控感和自由感。另一种情形是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几乎每个网瘾少年的家长都抱怨同一个问题:孩子不与自己沟通。事实上,这往往是家长一手造成的。有的父母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到家也是捧着手机玩,当孩子试图跟父母沟通时,无法得到有效回应。久而久之,孩子便放弃和家长的沟通,转而从游戏中体验回应感。

家长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今年6月1日起实施,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在此基础上,苑宁宁副教授建议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对家长的责任作出提示规定。“比如,对于未成年人提出玩网络游戏的不合理要求,父母应当禁止并合理引导,防止出现溺爱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是十分必要的。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父母的责任一方面体现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这就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带头不做“低头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同时,摒弃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和孩子进行坦诚交流,督促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己制定游戏时间并严格遵守。

另一方面,广泛培养孩子的兴趣。父母应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时多陪伴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到田野里踏青,在球场上奔跑。当孩子对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充满兴趣,自然不会迷恋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沉迷 网游 家长 责任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