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宿舍”并非大学的角色义务 而是一种主动的善良与担当

2021-09-24 15:52:07
来源:东方网

最近,南开大学推出的“夫妻宿舍”引发关注。“夫妻宿舍”要求两方必须都是南开大学学生,并且已经结婚且有结婚证,在申请材料中也写明学生需要提供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而且这项服务只提供给硕士生和博士生。(9月23日《广州日报》)

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为员工提供“夫妻宿舍”并不少见;哪怕就是一些建筑工地,也会提供临时性、周期性的“夫妻房”。人性化举措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留人”。“夫妻宿舍”并非大学的角色义务,而是一种主动的善良与担当。

硕士生和博士生作为知识精英,第一身份是学生,第一任务是学习,这显然没有错;硕士博士群体虽然有很多人未婚,但也有少数人已经进入了婚姻。家庭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夫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并非过分诉求;只不过,高校没有义务为已婚硕士博士提供“夫妻宿舍”。通常情况下,只能由夫妻双方或者家人购买、租赁住房。

“夫妻宿舍”本质上是一种成人之美,学校懂得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成全已婚学生。“夫妻宿舍”不仅增添了宿舍管理的难度与风险,也提升了学生住宿的成本;敢于吃螃蟹的南开大学,正是有了对学生的爱和关心,才心甘情愿自讨苦吃。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这种简单、纯粹的价值理性,更加稀缺而珍贵——只要是对的事情就去做,只要对学生们有利的事情就去做,“夫妻宿舍”说到底就是“以生为本”的鲜活体现。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种认为“夫妻宿舍”影响早婚的说法,压根经不起推敲。对于出路多样化、人生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学生来说,很少有人会早婚;更何况,在读硕士博士即使结婚了,也并不见得比社会人士年龄大,谈不上早婚。只要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渠道的功能存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大都不会早婚。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大学校园里的“夫妻宿舍”同样具有婚恋教育的功能。作为一种社会化历程,婚姻进入是一道门槛,婚后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又是另一道坎。“夫妻宿舍”犹如一面镜子,不仅提醒在校大学生保持对美好情感和婚姻的向往与追求,也启发他们读懂婚姻和家庭的真谛,在婚姻进入上多一些审慎和理性思考。

正视人性复杂、生存不易的现实,保留对美好情感与婚姻的渴望与希冀,“夫妻宿舍”既没必要被污名化,也没必要被过度美化。和其他人一样,“夫妻宿舍”的男男女女,也同样会有自己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对于已婚夫妻来说,“夫妻宿舍”同样也是一个考场;面对“夫妻宿舍”,我们既要肯定其中人性化的一面,也要对“结婚要趁早”一笑而过。

关键词: 夫妻宿舍 想象 大学 角色义务 善良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