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向枕边的手机”“不玩手机比少吃顿饭还难受”“经常等黑灯再躲被窝里刷视频、看小说”“每天在App上打卡领金币、兑换小礼品”……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已经成为很多“银发族”的真实写照。(新华每日电讯 9月28日)
说起网瘾,大家都不会陌生,以前关注的都是青少年群体,因为他们过度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给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和教育问题。但现在,不少“银发低头族”也加入了其中,网瘾对老年人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像干预青少年网瘾问题一样,及时做好“网瘾老年”的心理疏导工作。
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一般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与青少年网瘾相类似,主要是现代网络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老年人网瘾的内因是什么?据分析,“银发低头族”普遍具有“孤独感”和“脱节感”,热衷在网络中寻求虚拟“归属感”。由此可见,缺乏情感抚慰和社会生活的老人,更有可能陷入网瘾而无法自制。网络带来的精神空虚、厌世无聊、身心疲惫等心理症状,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晚年幸福感。
对于老年人的网瘾问题,其所在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是第一责任人。如果我们对老人的陪伴多一些、关爱多一点,老年人的孤独感就会大大减弱,沉迷于网络的机会和需求也会减少。同时,老年人也要积极、主动地走进社会,经常性地参加一些社会性活动,力所能及地做些公益志愿服务等工作,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自我归属感和存在感,帮助他们顺利拜托手机、电脑的心理控制。
特别需要关注和关爱的是,那些身边无子女的孤寡独居老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网瘾的依赖性也会更加强烈。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网瘾老人,各级政府部门、基层社区和社会组织,应该常态化地开展结对帮扶,及时掌握他们第一手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为他们提供居家照料等服务,对网瘾严重的老人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件。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60岁以上网民占比达12.2%,约1.2亿人。让关爱的阳光洒进老人的心里,进一步引导老人科学上网、理性用网,及时帮助网瘾老人“脱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