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发表60余篇论文”真的是个令人暖心的励志故事?

2021-12-14 15:03:15
来源:南方日报

5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21篇……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的《90后!是博导!》引发热议。

文章主人公名字叫胡玥,是一名光伏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博士生导师,但最为网民关注的标签当属“90后美女博导”。也正是这个名号过于响亮,才招致密集质疑。有人根据其“对科研的兴趣启蒙于外公”“大二得到院士支持”等信息,认定胡玥身世不简单。有业内人士表示,平均一个月一篇SCI,不是实力超群,就是有水文充数嫌疑。还有人揪住“湖北理科前800名成绩”等细节,质疑文章的真实性……

这到底是个令人暖心的励志故事,还是存在令人扎心的学术猫腻?我们期待官方具体回应。但文章在舆论场激起波澜,也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如今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似乎掌握了“流量密码”,动不动拿颜值、年龄、论文说事,这样做真的妥当吗?

分两方面看。一方面,颜值、年龄和科研之间并无必然关系,但宣传“90后博导”,客观上彰显了高校队伍年轻化趋势,有利于更大程度吸引青年学者参与科研。另一方面,突出“5年60余篇论文”等内容,不自觉暴露了高校人才评价体系仍然存在“唯论文”倾向,说明在国家反复强调破除“五唯”大背景下,一些科研单位仍然存在价值误区、导向误区。

“科研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从价值角度看,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以对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起到更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我们鼓励科研工作者着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科技难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就必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单一化强调论文数量,实际上割裂了论文和科技之间的关系,把论文等同于科技,等同于生产力,跌入了“唯论文”陷阱。

过于强调论文数量也会对年轻人产生错误影响。如果一些青年才俊的职称、头衔是靠刷文章数量得来的,对青年学者的影响可想而知。许多人在做一项科研项目、撰写一篇论文之前,可能已经被所谓的“基金”“奖项”“头衔”所迷惑,而不是试图真正解决问题、促进成果转化。如果他们把时间精力用于捡漏补遗写论文、改论文甚至抢署名上,这样的学术之路不也会越走越窄吗?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科研论文不能只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不能把破除“五唯”当成一句口号,而是要用踏踏实实的行动来引领科研工作方向。比起宣传某个美女博导,是不是宣传整个团队更恰当一些?比起强调论文数量,讲清楚其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实实在在的价值,不是更能体现导向吗?

关键词: 论文 博导 暖心 励志故事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