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记录片以美食见寻常精神,见“烟火气”

2021-12-29 15:11:14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

先是看到12月24日中国新闻网文化频道的“总导演解读‘人生一串’:有美食,也有故事”的文化报道,介绍最近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3》,以“接地气”的风格吸引了不少关注。

在《人生一串3》中,“牛小肝”、“烤虾”、“脆肉鲩”……各种风味不同的美食轮番出现,吸引了不少“撸串爱好者”的注意,“看饿了”成为网友评价的一个高频词。

近日,《人生一串3》的总导演陈英杰,介绍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想法,希望在拍摄美食的过程中用一个个平凡的故事,让观众真实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人生一串3》以拍烧烤为题材,但是,单纯介绍烧烤,没有多大回旋空间,所以,陈英杰和主创团队考虑在片中增加一些风土人情之类的内容,“或者讲一讲烧烤摊上发生的故事,慢慢就形成了现在的讲述模式,有美食,也有故事”,而把这部美食纪录片叫作“人生一串”,就包含了这样的生活内蕴和人生体验。

吃烧烤有时承载着成长过程中的不少记忆,比如食客的人生故事,“从第三季看来,还在追我们片子的观众,有的会说看第一季时高考刚结束,现在大学都要毕业了;也有的说,当初和女朋友一块看的第一季,现在都分手了”,“时间流逝,人在成长、留下记忆,这不就是人生吗?”

《人生一串》开播至今,几年时间过去,“烟火气”是人们看完之后的一致感受,从这部纪录片中感觉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什么是这部美食纪录片的“生活气息”?陈英杰说“我妈妈快八十岁了,每天都喜欢去菜市场,一天不让去就不开心”,菜市场像是补充生活热情的仓库和加油站,“她可以看到各种新鲜的蔬菜,琢磨怎么跟小贩讨价还价……这种鲜活的生活,总能让人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烧烤摊也是人与人产生关联的一个地方,大家有互动,可能会在交谈中慢慢放松,这是感受真实生活的绝佳场所。”

12月28日,又看到了中国青年报刊登的“陈晓卿:‘朋友圈’在变小,‘美食圈’在变大”的文化报道说,陈晓卿创作美食纪录片近十年,心境随年龄不断变化,“朋友圈”在变小,但属于他的“美食圈”在逐渐变大。为什么说“美食圈”变大了?是“我们对美食的认识越来越充分”。

这种对美食的认识,不止是让他们获得了关于食物、关于美食的各种知识,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美食背后的各种人的生活,他们的人生。在新一季名为“大海小鲜”的《风味人间》中,“很多人对餐桌上的海鲜熟悉,却对海洋生态以及靠海而生的人陌生”,因此他们把镜头对准靠海而生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纪录片中,我们看到,海岛上的李天佑一家,会将土豆与鲍鱼不分贵贱地在同一个铁锅内焖烧,这美味让他们在异乡获得家的温暖与安宁;而对于以海为家的“疍家人”老何来说,用以招待假期归来小孙女的美味不需太过复杂,龙虾带壳白煮便可激发出无以复加的美味;刘慧群来自物产丰饶的胶东,鲅鱼甜晒是入冬的特产,小火慢熬后与年味的团圆之气便可交融弥漫;东海小岛上的男孩林本本,认识世界的方式除了转动地球仪去“见识”遥远的其他海陆外,便是从小岛上的菜市场开始,从父母的一碗浸透金蟳香气的美味糯米饭开始……

陈晓卿说:“品尝美食,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我更喜欢探寻美食的过程,这是了解世界的过程。那些美食背后的故事往往更加鲜活生动,既让我看到人间的温情,也让我看到世界的广阔。”这就是他拍摄美食纪录片的人生美学目标。

这几年来,美食纪录片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从美食纪录片所记录的中国人的“吃”“饮食文化”中,我们看到了其背后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智慧;我们不仅看到了我们民族饮食的技艺和艺术趣味,得到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更主要的是领会了民族饮食文化艺术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所以,要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理解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心理,就需要通过饮食技艺、烹调艺术去把握,或者说,我们民族的饮食文化艺术,是能够反映出中国人的性格的,也能见出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精神的。这些美食纪录片,正是抓住了这个饮食文化问题的根本和关键,以美食见寻常精神,见“烟火气”,见生活,见中国人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美食记录片 烟火气 美食 寻常精神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