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可否随心所欲的指墓为陵?

2022-01-28 15:01:21
来源:南方日报

先讲一个历史文化小常识,我国古代把皇帝安葬处称为陵寝,比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藩王的要称作墓。可是,广西桂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江王陵中,却出现了一处“庄简王陵”,被学者指出存在“升墓为陵”以及斗匾写错等问题,在社会上引发关注。

靖江王陵是明代分封在靖江的多位藩王的墓葬群,在古籍中一直称为靖江王墓,民间习惯称其为陵,于是靖江王陵慢慢成了专有名词。就某一位藩王的墓葬而言,该文保单位的工作人员表示,确实应该写“王墓”,写成“王陵”是出于宣传考虑。然而,这样宣传是不是有些自欺欺人?明白陵和墓区别的人并不会买账,其他人也不清楚陵比墓高在哪里。如果是为了和靖江王陵保持一致,那么文保单位有必要主动把准确的提法向不规范的方向靠拢吗?有关部门不妨给出权威解答,也好为其他文保单位提供借鉴。

关于斗匾问题的回应更加糟糕。图片显示,王墓中一处匾额题写着“祾恩殿”,这是帝陵的规制,而且格式和字体也不标准,因为“字是当时的领导和来考察的书法家写的”。这样的问题出现在国家级文保单位,不仅贻笑大方,还会对文保工作产生负面示范作用。国家级文保单位修缮古建筑时都随心所欲,其他单位又将怎样做呢?

因此,有必要深究,在“升墓为陵”“领导题字”背后,有没有政绩工程的影子。上级主管部门是迟迟没能发现问题,还是视而不见?文物修缮工作的规划和审核机制是否需要完善,怎样才能保障落实?怎样才能让文保工作者受到应有尊重、让人不必在“务实”和“求真”之间左右为难?

可能有人会质疑,执着于一块碑、一张匾的本来面目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对发展旅游业来说,改个称呼也许能够带动客流,但可以肯定的是,历史文化发展演进有严谨的脉络,如果一路错下去,文脉就像是木板被逐一替换掉的忒修斯之船,真实的历史渐渐湮灭,确凿的知识变得模糊而散碎,到那时,面对各种修旧不如旧的四不像文物古迹、含混其词的称谓和定义、越来越离谱的故事和形象,又要如何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的问题呢?

这并非危言耸听,坐落在河南新乡的潞简王墓被今人题写了“潞王陵”,山东济宁的鲁荒王墓中新建了不该存在的“明楼”……全国多处园寝都面临和庄简王墓类似的问题,需要国家加以重视、有所作为。我国文物保护法要求,“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归根结底是不能改变历史的原状。须知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关键词: 文物保护 文物 指墓为陵 随心所欲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