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委改革办联合召开“百年辉煌红土地感恩奋进谱新篇”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全面深化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全面深化改革有关情况。江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沈谦芳介绍,近8年来,江西共落实360余项中央深改委(组)出台的改革方案、推出1680余项改革举措、完成200余项改革试点,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卜玉莹、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徐立鸣/文
出台182条降成本政策 为企业减负6400亿元
江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生态办专职副主任刘兵表示,江西“十三五”期间出台五批次182条降成本政策措施,累计为企业降低税费、用能、用工、融资、物流等成本6400亿元,是全国降成本成效较明显的省份之一。同时,江西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0%。
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等一批“国字头”重大改革项目获批实施,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江西,江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位连续7年实现进位。
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 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江西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后,88.61万城镇贫困群众实现解困,江西革命老区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县乡村三级全覆盖,100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覆盖,文化馆、公共图书馆覆盖率100%。
目前,江西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提前两年实现整省基本均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排名连续7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赣事好商量”改革深入试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江西连续16年被评为全国综治考评优秀省。
整省试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余江宅改”成为全国样板,禁捕退捕考核结果居全国第一。十八大以来,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稳定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总量由全国第19位前移至第15位,可以说改革功不可没。
6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取消、调整329项证明事项
据悉,江西在全国率先推行延时、错时、预约服务,“赣服通”“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成为响亮品牌。6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加快推进。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建立完善,国企混改率达79.2%。
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出台《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办事时限大幅压缩,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数量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7月底,江西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435735户,同比增长11.11%。
刘兵介绍,全省近5年精简权力事项1740项,取消调整329项证明事项,省市县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比例分别达95.3%、90%和86%。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完善 口岸“三同”试点深入推进
近年来,江西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
全省已有
19个国家级开发区
1个国家级新区
84个省级开发区
成功获批国家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江西全省进出口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7000余万美元提高到2020年的578.2亿美元。
目前江西有
4个国家开放口岸
4个综合保税区
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18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这些平台为扩开放、引投资、稳外贸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抓手,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完善,口岸“三同”试点深入推进,大力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2020年江西省外贸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
构建以“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为主体的全域监管责任体系
沈谦芳介绍,江西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完成阶段性任务,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出台《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构建以“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为主体的全域监管责任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
今年上半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5.7%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4%
长江干流江西段水质断面全部达Ⅱ类标准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