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将推动全市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2-01-12 08:51:28
来源:金陵晚报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里的一砖一瓦皆寓底蕴,一草一木都有故事。如何用数字技术激活焕新南京最独特的文脉资源,让历史遗存“开口说话”,让人文积淀具有“现代表达”,成为南京创新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2020年5月,南京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在其中“数字文创”一节提出要以文化科技融合为主线,找准产业发展新路径,探索传统产业新模式,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南京市印发了《关于促进南京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重点打造创意设计、网络文学、数字文旅、现代演艺、数字场景、影视动漫、数字文化装备等7个优势业态。

南京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南京市相关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相关文件基础上,以实打实的政策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全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46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营业利润144.94亿元,同比增长52.6%。其中,数字化成为新增长极,数字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文化企业营收超60%,数字出版、动漫、多媒体等16类文化新业态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9%,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应交增值税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

近年来,南京众多文化企业不断探索内容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为优秀传统文化插上“活化”之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在去年的深圳文博会上,南京文化科技企业达斯琪凭借研发的3D全息智能炫屏这一载体,将南京市越剧团打造的“金陵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凤凰台》带到了展会现场,重现了梅花奖得主、南京市越剧团毕派小生李晓旭倾情演绎的诗仙李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数字技术如同一座“穿越门”,连通了虚拟与现实,把梦想变成体验,让未来近在眼前。《“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不少南京企业以这道“穿越门”为发展利器,以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持续探索文化新业态,用高质量供给不断满足群众新期待。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众对文旅产品的体验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少游客更加注重新鲜感、体验感及互动性,沉浸式文旅产品应运而生。南京大美金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打造的《南京喜事》集沉浸场景、沉浸表演、沉浸互动、沉浸视效为一体,让每个观众都能在互动演出中收获不一样的“南京故事”。

在“数字技术+文化”的征途上,更多的文化企业在细分领域默默耕耘。

在各类产业中,文化产业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既有经济属性,但根本是与创造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数字技术则构筑了赋能美好生活的“能量场”。

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提出致力于放大古今交融特色,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影响力。坚持以文育人、固本培元,让城市闪耀信仰之光;突出以文铸城、延续文脉,让城市散发人文芬芳;注重以文兴业、融合发展,让城市彰显时代气息。

未来南京将坚持以产业数字化作为发展主要引擎,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聚焦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数字出版、网络文学等领域,培育壮大云演艺、云展览、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谋划产业长远布局。

同时,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园区集聚区。推动园区载体建设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先导区、高端文化产业的集聚区; 推动全市公共文化空间、艺术街区、众创空间等特色文化集聚区建设,让艺术深入街巷,文化融入城市肌理。

关键词: 南京 文化产业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