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作风与形象直接关系一方发展、影响一方风气。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确保其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是从严从实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的关键。当前,“一把手”监督工作还存在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群众监督难三大难题。解决这“三难”,事关对权力行使的合力制约、对权力滥用的有效防范,对于防止“一把手”决策“一言堂”、凡事“一把抓”、用人“一句话”、用权“一支笔”颇有裨益。
少数“一把手”习惯于凌驾组织、集体之上,究其根源在于主观上感觉上级监督离自己很远,“一人说了算”不会被发现。强化上级监督,应用好基层调研、巡视巡察、考察考核、参加民主生活会、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成果,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上级“一把手”多与下级“一把手”谈话,了解思想、掌握动态,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消灭于萌芽。探索完善问责机制,强化组织处理措施,加大对滥用权力行为的惩戒和追责力度,杜绝“一把手”以权谋私。
对“一把手”的同级监督措施决不能落空走过场,要杜绝“你好我好大家好”心理,多一些对铁规铁纪的坚持,不怕得罪人、伤感情,念紧“紧箍咒”,让“一把手”敬畏手中权、用好手中权。加强同级监督,必须从严抓、从重管、从实查,不因事小而不抓不管。立足本级“一把手”实际情况,关注重点领域、盯紧重点环节,把隐性权力透明化、显性权力公开化。要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在班子中营造平等的同事关系、群策群力的干事氛围,让“一把手”多听几句逆耳的忠言、多吃几次对症的良药。
“一把手”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创造条件方便群众监督,坚决消除各种人为障碍,严肃惩处打击报复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用好群众“观察团”,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用好用活面向群众的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让群众监督的压力转化为“一把手”务实清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