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专稿:为保障社区和谐稳定,增强广大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土型社区在充分走访的基础上,结合党员所处岗位、地域、年龄、身体状况等,将社区201名党员精准划分为“红色先锋”、“黄色暖阳”及“蓝鹰希望”三类党员。土型社区党总支通过“三式联动”方式,探索构建“红黄蓝”三色党员分类管理体系,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坚持更高标准,“目标式”管理“红色先锋”党员。针对147名红色先锋类党员,烈山区烈山镇土型社区党总支从严规范“三会一课”,积极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通过“挂牌亮户”即党员公开亮身份,使党员从人群中站出来,党员家庭从坐标上显出来。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搭建载体平台。激发红色先锋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全面参与,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截至目前共带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活动23次,参与达1500人次,清理巷道杂物垃圾、培养居民良好习惯,大幅度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情况。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发动群众参加全员核酸,共开展全员核酸28次,参与人次达75600余人,保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合作社种植志愿活动,为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注入新鲜血液。红色先锋党员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做好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持创新机制,“牵线式”管理“蓝鹰希望”党员。针对24名在外务工及学习的“蓝鹰希望”类党员,实施“牵线式”管理。对24名“蓝鹰希望”类党员建立管理台账,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覆盖到哪里”,采取“支部委员+流动党员”模式,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开展双向联系,让“蓝鹰希望”类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同时依托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加强与蓝鹰希望党员联系,告知家乡发展变化,带动流动党员交流在外务工、学习经验、体会。听取蓝色党员对家乡发展建议,及外地乡村振兴好经验。本年度蓝鹰希望党员依托自己再外工作资源,为土型社区初心种植合作社红薯销售联系售卖渠道,帮助合作社销售红薯达2万斤,助力社区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服务保障,“关爱式”管理“黄色暖阳”党员。针对30名年龄较大的“黄色暖阳”类党员,烈山区烈山镇土型社区党总支采取“关爱式”管理。安排特定党员一对一联系,开展“送学到家”活动,同时配合民政部门落实好帮扶政策,解决好生活问题。全力提高“黄色暖阳”类党员生活质量和水平 。同时积极发挥社区“黄色暖阳”类党员资源优势,引领老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发挥“余热”。为响应上级政府号召,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在土型社区初心种植合作社成立初期,黄色暖阳类党员积极响应,进行土地流转,并利用在社区威信较高,有号召力的优势,共发动周边群众利用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35户,流转土地150余亩。合作社成立后组织黄色暖阳类党员召开座谈会,会上充分发挥老党员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社区情况熟悉等优势,为合作社发展进言献策,实现优势互补,“以老带新,以新助老”的良性循环。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来带”。烈山区烈山镇土型社区党总支通过“红黄蓝”三色党员分类管理体系,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收益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