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阳区:“三力”齐发 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2023-01-31 16:40:06
来源:安徽先锋网庐阳区分站


(资料图片)

专稿: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坚持党建引领,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从组织建设、产业兴村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入手,有效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效,全面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围绕提升“组织力”,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顶格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加强队伍建设。始终把村“两委”班子配备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村“两委”换届、专职化选聘、上级选派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班子成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形成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组织队伍,为不断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优化考核制度。始终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重点工作来抓,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挂钩制度,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考核评议,并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持续提升乡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加强联动作用。建立“区—乡镇—村”三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和工作调度制度,定期分析查找问题,形成领导干部包村、区直部门一对一帮村、干部驻村、乡镇街道抓村的联动工作机制。

围绕提升“发展力”,持续增强发展动能。紧紧围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因村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挖掘资源。全面激活集体闲散的“四边”地、“四荒”地,以及闲置的办公用房、废弃学校、仓库等各类“沉睡”集体资源,做到村村有本“明白账”。对集体资源长期低效发包、租赁企业长期拖欠地租、闲置耕地、房屋未能有效利用等问题加以整顿,全区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率已达100%。创新发展路径。积极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和优化利用村集体闲置的农业大棚、池塘等资源资产,通过自主经营、出租、投资入股等形式,使全区村级集体年固定收入稳步增至400万元以上。将崔岗艺术综合体、汪堰老村部、袁大郢搬迁房屋等资产资源与“双招双引”项目结合,采取“股份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0%的收益率,村民每亩每年可增收700元土地流转金。典型引路示范。按照“先试点、再铺开,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推进。2019年以来,全区每年优选1-2个行政村作为试行扶持经济强村。通过试点,集聚各方力量指导帮扶村探索以资产经营型、服务创收型等为主要类型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围绕提升“保障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部门牵头协调、乡镇统筹谋划作用,切实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蓄势聚能。落实台账管理。印发《庐阳区关于村(居)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分账核算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村委会与村集体之间的账务全面实行“事务分离、资产分管、账务分设、委托代理”。在镇街“三资”代理中心监管指导下,将村集体的资产、资金、资源从乡村两级有序规范进行剥离,并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台账。注重政策扶持。制定出台《庐阳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庐阳区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农村公益性项目试点的意见(试行)》等,分别从任务目标、资金管理、项目支撑、绩效考评等方面建立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切实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谁来抓”“怎么抓”的问题。强化调度保障。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定期督导调度制度,实行“月调度、季总结、随机访”,及时掌握了解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并协调区直各部门帮助解决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出台《关于开展结对帮扶三十岗乡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城区街道、区直部门和区属国有企业与三十岗乡9个行政村结对扶持。目前,全区14个行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从2019年度的233.37万元增至2022年度的1177.7万元,2022年度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0个、百万元经济强村8个。

关键词: 集体经济 三十岗乡 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