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专稿:为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立足全乡实际,以“党建+”为统领、以和美乡村为标尺、以平安乡村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进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
以“党建+”为统领,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积极发挥“头雁”作用,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党建+”有机融合,夯实乡村两级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严格执行“红黄牌”“末位席”工作制度,将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与乡级“夺红旗、树标杆”激励机制相挂钩,与乡村干部绩效考核相挂钩,与“以奖代补”工作经费相挂钩,大大提升了乡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精细度,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以和美乡村为标尺,着力构建乡村建设新动能。突出规划先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抓好三个结合,制定九大任务、四项清单,创新推出乡村建设“一村一案”。突出因地制宜。坚持就地取材、旧物利用的原则,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微整形。突出激励评选。坚持示范带动,常态化开展 “清洁文明户”等九类评选,采取“积分兑换”、“荣誉授牌”等方式,着力提升群众参与度,让群众看变群众干。突出产业发展。围绕“一轴一带三园十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加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突出环境整治。坚持打造乡村农耕文化、砖瓦文化、红色记忆、茨淮新河村史馆等微景观为特色,创新开展“三庄示范、十庄整治”,切实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创新建立“庄比庄、户比户”评选机制,深入开展“五类人群”集中整治。
以平安乡村为目标,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在2020年荣获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基础上,严格落实“1+9+N”重大风险防范工作制度,创新“1+1+X”信访矛盾排查机制和“1+6”信访矛盾解决机制,创新“办、引、劝、教、包、处”六字信访工作法。创新打造“红管家”品牌,推进村级“四事四权”工作法与“红管家”理事会乡村微治理模式深度融合,坚持“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乡村治理工作目标,织密全乡“多网融合”网格154个,吸纳专兼职“红管家”328人,真正实现了“管家吹哨,乡村报道”,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