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天长市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抓手,坚持组织、产业、人才、生态、文明“五线同谱”,奏响“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制定“ 组织领航线”,让基层组织从“按部就班”变为“主动作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分类管理,一手抓星级党支部创评,一手抓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全市83%的农村党支部达星级标准。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六亮”行动,即亮党旗党徽、亮党的阵地、亮党的声音、亮党的活动、亮党的荣誉、亮党建品牌,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坚持镇村党组织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按照“定范围、定职责、定人员、定报酬”的“四定”原则,调整优化网格设置,全市划分综合网格 1231 个,选配党员网格长、网格员 4342名,下沉便民服务事项146项,推动在职党员干部“进网入户”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收集意见建议。
制定“ 产业发展线”,激活唤醒”“沉睡固化”的农村资源。编制“十四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规划,逐村编制“一村一策”增收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每年整合不少于1000万元涉农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定期收集、整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色案例,汇编成册在全市推广。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运营,推行“村党组织+合作社+村民”模式,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干部创办领办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市村党组织创办经营实体40余家,带动增收1000余万。实施“百企联百村”五大行动,组织171家规上企业与151个村结对共建,完成联建项目160余个,带动村级增收 1800 余万元。每年举办村集体经济“擂台赛”,评选集体经济增量、增幅“双十佳”村,兑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奖励,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制定“人才风景线”,乡土人才从“后备不足”变为“精兵强将”。出台村干部管理办法,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挂职锻炼、“擂台比武”等,选树“乡村振兴担当好支书”9名,持续增强“头雁”队伍战斗力。建立村干部待遇增长机制,正副职年均报酬分别达9万和7万。深化村干部“预任制”,实施“乡土人才回流工程”,建立党员、干部与在外乡土人才长效联络机制,选拔43 名在外优秀人才到村预任。统筹农业农村、金融、发改、财政等11 家单位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打造乡土人才“田间课堂”“流动课堂”。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建立300余人的乡土人才信息库,定期举办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精准服务乡村发展需求。
制定“全域生态线”,村容村貌从“传统农村”逐步变为“现代乡风”。持续推进“党建红”加“环境绿”深度融合,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采取“党支部+党员+群众”共谋共建机制,秉持“抓点连线,干线整治、全面推进”工作思路,力促树更多、景更美、水更清。实施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成汊涧天康疗养中心、新街十里芦花带、书香郑集小镇客厅、金集茉莉驿站酒店等美丽乡村“一村一品”项目15个。去年以来,对39个自然村庄进行环境整治提升,让农村更宜居,生态更优美。
制定“文明服务线”,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逐步转变为“协同共治”。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将乡风文明以30%权重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共评定信用户9.7万户、信用村151个,构建可视化可量化信用评价体系,并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上线“信用二维码”,优化拓展信用福利12条至40条,推行信用积分管理,探索将信用评价延伸至商户,评选93户信用商家组建信用商圈,为信用户提供折扣、满减等优惠服务。持续推进“党建+信访”机制,推行干部联保、网格联巡、镇村联调、部门联办、实绩联评“五联工作法”,打造“老支书工作室”“老党员调解室”等特色调解品牌,实现“小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