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稿:近年来,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高度重视基层人才培养工作,着力优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积极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培训,不断给基层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分门别类,为后备干部组“圈子”。濉溪县四铺镇党委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精准把握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对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特长等基本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深入基层开展座谈,充分了解各村工作实际,对症下药。同时,要求村党组织分门别类,应类施策,将本村后备人才分类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眼界,拓宽思路,对同一类型人员采取成长进度更快的措施,并适时组织座谈会交流学习,分享工作心得,让他们在各自的圈子里磨练心性,增长才干,营造互帮、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开创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健全制度,为后备干部谋“路子”。 濉溪县四铺镇党委提前谋划部署,建立学习培养制度,定期组织后备干部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工作业务学习,结合不同类型、层次,分类制定培养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在“范围小、计划优”中培养后备干部。同时,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对村干部日常考核工作,对后备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开展考核,做到优胜劣汰,优化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服务群众、攻坚克难的能力。
实践锻炼,为后备干部找“位子”。濉溪县四铺镇主动为后备干部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提供岗位培养,让后备干部承担一定的村级事务和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同时,强化选聘选用,对表现突出、综合素质强的后备干部,采用组织考察任命、届中补选或届末换届选举的方式推荐后备干部参加,选拔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鼓励他们在“有为中有位,在有位中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