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坚持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领头雁提升”工程,坚持在严格标准、拓宽渠道、激励保障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优化提升。
严选与回引并行,涵养人才活水。结合村“两委”换届,把全面提高村党组织头雁队伍质量作为核心,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好双强”标准,严把村干部“入口关”、把好村务决策“过程关”、畅通村干部“出口关”。连续5年公开选聘村级后备干部920人,平均每村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4名,整体优化村级后备干部年龄、学历结构。实施“乡村鸿雁”工程,开展乡土人才寻访推荐活动,按照择优选拔、能效带动原则,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拓宽村干部后备来源。通过感情回引、政策回引、项目回引等方式,将“走出去”的在外能人“引回来”,择优选配村干部。
研讨与实践并举,提高实干能力。建立分类施策、定期轮训、全员培训的培训工作机制,依托区委党校、乡镇“知行党校”两级平台,分专题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围绕各村实际情况实行“点单式”教育。聚焦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主题,充分发挥区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优势,举办“红色领航 创星争优”书记论坛活动11期,邀请168名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头脑风暴”。通过谈感悟、讲体会、享经验,帮助村党组织书记理清工作思路、取长补短。以乡镇为单位,开展“百日履新 成果晾晒”活动21场次,通过“五比五晒”,组织各村党组织书记登台“比武”,晒实绩、话担当,累计评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53人。
严管与激励并重,助力纵深发展。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村级干部资格联审的通知》,联合纪委监委、政法委和公安分局等17家单位,围绕基层党建、“三资”管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等内容,对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把脉问诊”。注重在环保、乡村振兴等重难点工作一线推荐、考察干部,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激励导向,对当年度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10万元且正增长的村,从当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总量和增量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励资金,2022年共有7名集体经济强村党组织书记被推荐享受乡镇副科级经济待遇;定期面向优秀村(社区)书记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2023年拟从全区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