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专稿:近年来,合肥市肥东县古城镇坚持把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巩固提升的重要抓手,聚焦“选、育、管、用”四个环节,着力打造村级后备干部“全链式”成长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入“源头活水”。
拓宽渠道“选”,扩容“蓄水池”。建立村干部队伍《管理台账》,定期综合研判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对后备力量“缺口”,做好“调研摸排、宣传动员、组织考察、人才回引”四个方面工作。开展“大调研”行动,摸排优秀毕业大学生、致富能手等360余人,建立村级《人才台账》。采取“点对点引导、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增强优秀人才到村工作意愿。综合运用笔试、面试方式,统一招录3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村级后备干部,对初步人选政治素养、工作能力进行全面“体检”,择优录用16名村级后备干部。
线上线下“育”,搭建“成长梯”。大力开展村干部能力提升计划,每年举办村干部乡村振兴、党建业务等主题培训班,并将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纳入村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科学定制“线上+线下”培训“菜单”。线上,借助远教站点、先锋网站、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学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产业发展等重要内容,实现“掌上学习”全覆盖。线下,开设村后备干部“跨村研讨学习班”,围绕疫情防控、抗旱保苗、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村级重点工作,开展全方位研究讨论12次,有效提升村级后备干部业务素养。持续推进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工程,2022年以来,有2名村级后备干部取得本科以上学历。
精准精细“管”,织密“防护网”。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结对机制,根据后备干部能力素质、性格特征等,从包村干部、社区“两委”、选派干部等人员中,选配后备干部帮带“导师”。综合运用年度考核和日常掌握、组织考察和民主评议等手段,动态掌握村级后备干部发展情况,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的介入谈话,对德才兼备、工作认真的重点培养。健全后备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社区党组织书记不定期与后备干部谈心谈话,时时掌握思想状态、工作情况,帮助解放思想、解开困惑、解决难题,推动村级后备干部轻装上阵。
压实担子“用”,激发“动力源”。根据村后备干部年龄、素养、能力不同,建立“一人一档、一村一册”。加强多岗位实践锻炼,推动35名村级后备干部参与疫情防控、抗旱保苗、矛盾调处、增减挂项目、暖民心工程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提升综合能力素养。聚焦“一升一降”目标,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对培养成熟、考察合格、成绩突出的村级后备干部,优先推荐为评先评优、奖励表彰建议人选,近年来,先后有5名后备干部进入社区“两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