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动态!铜陵市义安区:深入实施“四苗工程” 拧紧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

2023-03-24 09:36:08
来源:安徽先锋网义安区分站


(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铜陵市义安区通过实施“选苗、育苗、管苗、用苗”四大工程,常态化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干部储备和人才保证。

动态储备“选苗”,让年轻干部“进得来”。一是“三个面向”提增量。每年重点面向公务员、选调生、急需紧缺人才等三类群体,精准识别筛选年轻干部“好苗子”。“四苗工程”实施以来,共有58名乡镇公务员、32名到村任职选调生、54名急需紧缺人才充实年轻干部储备库,有效拓宽了年轻干部来源渠道。二是“三荐一考”盘存量。采取个人自荐、领导举荐、民主推荐、组织部门考察的“三荐一考”方式,每年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调研,结合年度考核、干部考察、谈话调研等,重点掌握在疫情防控等重大斗争重要任务一线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并建立纪实档案。三是“双色预警”优质量。设置年轻干部储备达标线,明确全区35岁及以下正科级干部、30岁及以下副科级干部储备低于对应储备标准的,进行黄色预警或红色预警,并按照常数不变、优胜劣汰原则予以补充,始终保持年轻干部储备“一池活水”。

培养锻炼“育苗”,让年轻干部“墩得下”。一是“导师式”培养。实行“导师帮带”制度,由所在单位安排1名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担任“双导师”,结成52个帮带对子,开展“菜单式”个性化培养,帮助年轻干部加快成长。从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好干部中遴选30人组成10个“实战导师团”,每月开展一次组团式帮扶,面对面指导年轻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二是“点单式”培训。构建按需施教的培训机制,实施专业赋能,实行“点名式”调学,由年轻干部根据工作需要“点餐选课”,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10类专题培训,有效弥补年轻干部能力短板、知识弱项。三是“赛马式”锻炼。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精心打造“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乡村振兴、文明创建、信访维稳”5条“赛道”,每年分批次、有计划安排100名左右年轻干部到5条“赛道”进行磨练比拼,促进年轻干部在全区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一线的火热实践中锻炼提升能力。

严管厚爱“管苗”,让年轻干部“干得好”。一是念好“紧箍咒”。强化政治把关,探索实行“七个一”政治素质考察机制,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听党史上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政治历练。建立764名科级干部廉政档案,重点督促年轻干部时刻检视言行,随时随地“咬耳扯袖”、作出提醒。二是当好“知心人”。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岗位变动、选派锻炼、思想波动、工作失误“四个必谈”,助推年轻干部沉心静气,干事创业。每年召开一次年轻干部座谈会、交流会,让年轻干部谈思想、谈思路、谈收获、提建议,及时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协调化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三是铺好“奋进路”。注重政治关怀,积极推荐38名年轻干部担任市、区“两代表一委员”。在各类评先评优、职级晋升中优先考虑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进一步激发全区年轻干部逢一必争、逢冠必夺的拼劲闯劲。

择优选拔“用苗”,让年轻干部“顶得住”。一是树正“风向标”。旗帜鲜明树立“谋实事、讲实干、重实绩”的“三实”选人用人导向,突出优秀年轻干部、“五个一线”干部、乡镇园区干部优先的“三优先”用人原则,近年共有130名工作走在前列、考核连续优秀、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和晋升职级,占总数的63.1%。二是激活“储备库”。强化“三案”精准管理,按照成熟度和培养潜质综合分析,统筹考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保证乡镇党政班子一届任期内年轻干部数量规模和结构比例总体稳定。三是注入“强心剂”。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对政治过硬、工作实绩突出、条件比较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打破隐性台阶大胆使用,建立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