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铜陵市枞阳县积极探索实践,在“点、线、面”全方位发力,进一步激活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活力。
点上“安家”,让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称心”。为帮助流动党员找到“家”、就近参加组织活动,基层党(工)委积极推动驻外流动党组织建设,相继在北京、上海、苏州、常州、江阴、铜陵等地建立了13个流动党支部,组建时即按规范要求,对阵地建设、组织体系、党内活动、为民服务、工作机制同步部署督导到位,并开展了“送党课到驻地”活动,保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日常学习内涵丰富、保有热度。此外,以非公党组织为纽带成立的枞阳县银塘西路商业街联合党支部、连城东路“小个专”联合党支部,把沿街和周边经营户中的23名流动党员“联”到一起,打造“立体式”红色阵地,推行“亮牌式”承诺服务,建立“互动式”工作机制,让参与其中的党员经营户十分满意,取得了互学互促,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
线上“搭台”,让党员参与学习交流“热心”。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枞阳县钱桥镇、枞阳镇、官埠桥镇等乡镇建立高校毕业生网络党委2个、网络党支部12个,现管理党员423人,并以“为他乡建设作贡献,为家乡繁荣当先锋,为个人发展打基础”为主题,建立网络平台,引导党员实时在线参加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和组织生活,所属党组织通过平台及时掌握党员思想与工作动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各地还把党员学习教育搬到网上,置于掌上。基层党组织通过建立基于微信群、QQ群的“掌上党建平台”,开通公众号,开设“指尖微党课”,将学习计划、党日活动安排及相关材料定期发送到党员手机上或其他移动终端,让流动党员身处异地也能共享学习内容,实时沟通交流。通过搭建“掌上”议事服务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地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线上互动,引导党员在线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
面上“拓展”,让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入心”。各流动党组织积极推行“5+X”党内组织生活机制,除充分利用固定场所、网络平台,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规定动作”有质量外,注重安排党性锻炼、志愿服务、慰问帮扶等多主题“自选动作”。建立了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流动党员党支部、村(社区)党员干部和党小组长联系流动党员“双联系”制度,开展常态联系、定期走访,特别是抓住春节等节点,通知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在外乡贤联谊会等形式,将组织活动内容拓展延伸,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话题,双向互动推介,或牵线搭桥项目招引,或选择返乡投资兴业,或帮带致富助学济困等,共同为家乡发展出智出力,这些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活动,让流动党员收获满满,在“比学赶超”中既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也极大增强了归属感和荣誉感。(朱凌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