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着眼流动党员跟踪管理难、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通过精准分类,暖心帮扶、积分考评等举措,扎实推动流动党员积极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精准分类,分层式差异化管理。根据流动党员“年龄情况、职业类型、外出时长、作用发挥”等情况,将流动党员划分为“ABCD”等4种类型,分类施策、差异管理。将探亲、照料亲属等短期停留的流动党员划定为“D”型,突出“底线管理”,通过送学上门、定期走访等形式,提供关心关怀;将零散分布的新就业群体、自由职业流动党员划定为“C”型,突出“就近管理”,鼓励其每月就近就便参与组织生活;将党组织关系应转未转的毕业生、退役军人划定为“B”型,突出“跟踪管理”,为其提供组织关系接转、就业服务等方面咨询;将收入稳定、热心公益的退休干部、老师划定为“A”型,突出“融入管理”,通过搭建平台,引导其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截至目前,已梳理出四种类型流动党员69名,其中“A”型16名,“B”型23名,“C”型19名,“D”型11名,均已实现分层级差异化管理。
精准帮扶,暖心式保姆化服务。实现流动党员学分平台化登记,每位流动党员明确一名学习联络员,定期掌握流动党员的学习表现情况,帮促流动党员完成24学时的年度学习培训任务。根据流动党员年龄学历、兴趣爱好、工作性质等特点,提供“一对一”保姆化服务。进一步整合阵地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暖心驿站等33个党建阵地,打造集理论宣讲、政务服务、文体活动等综合性功能于一体的流动党员“全链条”服务矩阵。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流动党员法律咨询、权益维护、扶危救困等方面实际问题82个。
精准学做,积分式指数化考评。设定基础分、附加分、倒扣分三部分,1个学时计2个积分,按照“学做积分、月度晒分、季度摘星、半年评级、末位整转”动态管理模式,细化量化考评指标7项,对流动党员现实表现开展“指数化”考评,所获积分可在“积分超市”“积分兑换点”换取生活用品等,形成良好激励导向。同步开展“历来是党员”行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志愿服务队,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融入基层发展。目前,已组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伍16支,吸引21名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多个领域流动党员加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移风易俗、反电诈等宣传服务300多次,累计为流动党员发放积分32177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