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专稿:近年来,为破解流动党员“去向掌握难、学习教育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石台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通过强化跟踪服务、教育提升、保障帮扶、作用发挥,全力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
强化跟踪摸排,确保流动党员有“家”。定期组织开展流动党员摸底排查工作。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和与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对接的“三找一对接”方式,利用微信、电话、入户走访等“线上+线下”途径,对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摸准流动党员底数和基本信息,并及时登记造册,分类整理,形成一村一表,一镇一册,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在册登记1360人。同时实行“专人专管、按季更新”的动态管理办法,确保党员流向清、思想状况明、基本信息准,让党员“流动不流失”。
强化多元教育,确保流动党员有“学”。建立流动党员线上学习机制,通过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石台先锋”等平台,定期以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推送党的理论知识、党建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内容完成指尖服务,打造全方位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切实增强学习吸引力,各村(社区)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84个。同时,利用流动党员在春节、国庆等集中返乡节点,举办学习班、召开座谈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中进行补课培训,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对流动党员及时“充电”,让党员“流动不流学”。
强化保障帮扶,确保流动党员有“情”。坚持组织原则与人性关怀相结合,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电话回访、谈心谈话,深入了解流动党员在外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为困难流动党员、流动党员家中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就业、就学、医疗等服务。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农忙助耕”“教育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切实帮助流动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关键小事”、实际困难,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提升支部党员之间的认同感、熟悉感,让党员“离乡不离情”。
强化作用发挥,确保流动党员有“为”。教育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家乡牵线搭桥,建言献策,做服务家乡的“千里眼”“代言人”。启动流动党员“回归工程”,建成集标准化厂房、就业培训中心、食堂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流动党员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3座,鼓励有资源、有能力、有技术、有资金、有经验的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建设家乡。对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流动党员,因势利导,积极培养,引导回村任职,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累计吸引80余名在外党员回乡创业,120余名流动党员回乡就业,共吸纳、培养50余名能人党员回乡到村任职,让流动党员“有位更有为”。(江凯 赵星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