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稿:2022年以来,合肥市庐阳区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通过大力推行“四事四权”工作法,不断提升党员问事“精准度”、群众说事“参与度”、代表议事“认可度”、支部办事“满意度”,着力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建强基层治理“主心骨”,提升党员问事“精准度”。建立健全“小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的小区治理体系,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发挥作用”原则,组建小区党组织567个,深入开展党组织进小区行动。择优选配红色小管家1050名,组织红色小管家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收集并记录居民关于小区治理、环境整治、就业就医等方面的需求建议,做到及时收集问题、处理问题。截至目前,红色小管家累计走访居民19万余户,建立重病、残疾、孤寡等特殊人群信息动态台账8000余个。深入开展“三亮一做”行动,动员小区党组织“亮组织、亮职责、亮身份,做好开门一件事”。创新开展“党员请出列”行动,在小区组建“1+N”志愿服务队500余支,3000余名居民党员主动投身小区治理。
用活线上线下“微载体”,提升群众说事“参与度”。线上充分发挥微信群受众广、传播快的优势,以楼栋为单位建立居民群3700余个,全区24.3万户居民入群,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与社区工作人员在线沟通、反映问题、咨询事项,实现全天候为民服务。坚持每日至少发布1条民生信息,内容涉及惠民政策、招聘招考、疾病预防等,让居民随时随地了解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线下依托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站)、“一线为民”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载体,设置组织生活、党群议事、便民服务等功能区,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2022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收集各类民生问题3000余件,一次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件。
架起党群议事“连心桥”,提升代表议事“认可度”。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完善“党群议事会”、小区协商议事会、“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等工作机制,由社区(村)党组织牵头,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委+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网格员+红色小管家”议事协调会议,围绕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议事协商,通过议事“小平台”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建立征集议题、审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示公开、跟踪落实“六步议事”机制,进一步规范协商议事流程,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目前已完成小区破损路面修复、垃圾堆放点改造、高空摄像头增设等事项300余件。利用“小院说事”“板凳会”“广场会”等接地气的形式让群众打开话匣子,实现靶向发力、对症下药,更精准地解决实际问题。2022年以来,先后解决开裂围墙修补、老旧小区卷闸门表面“牛皮癣”清理、地下车库修整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450余件。
做好为民服务“暖心事”,提升支部办事“满意度”。围绕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三亮一做”行动为抓手,整合党建指导员、“3+X”综合执法队伍等多方治理力量,结合志愿服务等活动,主动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开展社保认证、医保办理、就业推介、政策申报等贴心服务300余次。结合每月“一线为民工作法”驻点接待,发动党员干部面对面与群众交流,耐心听取群众的急难愁盼和意见建议,做到访出真情,问出感情,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全区各“一线为民”驻点组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00余个,解决污水管道堵塞、垃圾清运等实际问题211个。完善“庐阳大脑”治理功能,依托“智慧庐阳”平台,建立“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闭环流转办理机制,90%设施维修、加装电梯、飞线充电等小区治理问题得到一次性解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