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进入转型阵痛期 三分之二信托公司规模缩水

2021-05-10 09:06: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去年,监管机构调控措施频出,强力引导信托业转型。2020年,信托资产总规模降至20.49万亿元,相较于2017年的历史峰值减少5.76万亿元,进一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信托资产规模已回落至20万亿元以下,规模的持续缩水映射出行业转型的压力。

2020年,信托业进入转型阵痛期,整体利润有所下滑。从已披露业绩的62家信托公司来看,净利润总额为491亿元,同比减少9.24%。同时,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凸显,2020年行业前10名的信托公司净利润合计251亿元,占据行业净利润总额的半壁江山。

在传统展业受限的形势下,主动管理能力成为信托业务的关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登”)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超10万亿元,占比近52%,同比增速达23%。民生信托、东莞信托、百瑞信托等8家公司的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超过80%。

同时,家族信托等服务信托异军突起,给布局早、投入大的先行公司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末行业家族信托规模较年初增长80%。建信信托家族信托实收资产规模突破650亿元,中信信托的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累计受托资产规模近500亿元。

三分之二信托公司规模缩水

5家各降超千亿元

全行业信托资产总规模已连续三年下降,从2017年的历史峰值26.25万亿元,回落至2020年的20.49万亿元。

中国信托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49万亿元,同比下降5.17%,比2019年四季度末减少1.12万亿元,比2017年四季度末历史峰值减少5.76万亿元。

“信托资产规模下降的背后,与行业持续压降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有关。”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在2020年严监管环境下,通道类业务规模持续回落,融资类信托压缩接近1万亿元。

2018年至2020年是事务管理类信托连续压降的三年:2018年压降2.4万亿元,2019年压降2.6万亿元,2020年压降1.46万亿元。同时,截至2020年末,融资类信托余额为4.86万亿元,全年共压降近1万亿元。

殷醒民分析称,压降的事务管理类信托中,绝大多数是以监管套利、隐匿风险为特征的金融同业通道业务。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事务管理类信托的业务量与占比不断下降,金融机构之间多层嵌套、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长期来看,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是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的转型目标。

“两压一降”成为信托公司顺应监管的根本指标。用益信托统计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62家披露2020年业绩,其中42家信托资产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占比67.74%。同比下降最大的5家分别为中信信托、兴业信托、五矿信托、渤海信托、交银信托,全年均降超千亿元。

具体来看,截至2020年末,中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22万亿元,相较于2019年的1.57万亿元减少约3500亿元。从更长周期来看,相较于2017年1.98万亿元的历史峰值,中信信托的资产规模累计下降超7000亿元;兴业信托、五矿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均同比下降超1800亿元;渤海信托、交银信托的这一数据则分别为1588亿元和1312亿元。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信托资产规模继续下行或已成事实。中信登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末,全行业信托产品存量规模已降至19.99万亿元,这是自2016年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0万亿元之后,首次重回20万亿元之下。

中信登表示,这意味着,监管部门要求2021年继续开展压降信托存续通道类业务规模、逐步压降“影子银行”风险突出的融资类信托业务、持续清理信托非标资金池业务的“两压一降”工作取得新的实质性成效。

62家公司净利总额491.09亿元

同比下降9.24%

信托资产规模的持续压降,已经给信托公司的业绩带来压力。记者据用益信托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以母公司口径统计,62家信托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为491.09亿元,相较于2019年的541.07亿元下降9.24%。

引人注意的是,去年信托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凸显,前10家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占据行业一半以上。数据显示,华能信托、平安信托、五矿信托位于行业净利润前三位,前两者的净利润均超30亿元。2020年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合计净利润为250.81亿元,占行业62家信托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1.07%。对比而言,2019年前10家公司的净利润为252.73亿元,占比46.71%。可以看出,2020年信托行业净利润越来越向头部公司集中。

“每家信托公司的资源禀赋不同,一些综合实力雄厚且经营稳健的公司逐步脱颖而出。头部企业依靠先发优势,率先突围,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与此同时,行业内业绩分化明显,中小信托公司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吉林信托、华宸信托、山西信托、渤海信托等尾部公司的2020年净利润仅在1000万元至4000万元之间,长城信托、民生信托、安信信托更是处于亏损状态。

“分化趋势是近年来信托公司的主要发展特点,这种特点在其他资管机构领域或者金融行业领域都很普遍。”资管行业研究员袁吉伟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说,一方面,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风险因素,对于信托公司经营考验较大,部分中小信托公司风险抵御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信托业处于转型关键时期,大型信托公司转型思路更清晰、资源投入更大,成效显现,而中小信托公司在此方面相对滞后,传统业务增长受限,发展动力不足。

袁吉伟进一步表示,“中小信托公司仍有办法缩小与头部信托公司的差距,这就需要精选业务赛道,实现专业发展,同时也需要借助金融科技等创新工具,实现特色发展和模式突破。”

另外,加大信托赔偿准备计提力度成为信托公司应对转型压力的普遍选择。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信托赔偿准备金为321.54亿元,相比2019年四季度末的291.24亿元增长10.40%,环比三季度末的296.23亿元增长8.54%。

行业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近52%

8家比重高于80%

随着行业转型进一步推进,发力主动管理类业务成为抢占转型优势的核心武器。

“一般来说,主动管理类信托的报酬率高于被动管理类信托。信托公司大力发展主动管理类信托,对提高自身收入、利润及管理能力有着积极意义。”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魏文臻杰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据中信登信托受益权信息定期报送数据,2020年末信托业主动管理类产品规模超10万亿元,同比增长23%。从季度变化看,四个季度环比增速分别为5.21%、5.67%、8.58%、1.86%,占比从一季度末的44.12%上升至四季度末的51.61%;非主动管理规模较年初下降18.83%,占比已不足五成。

中信登认为,这表明在资管新规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推进净值化管理,加速“非标转标”的大背景下,信托行业在顺应监管导向、提升专业管理能力、主动谋求本源业务转型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魏文臻杰认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业务主要可分为地产类、政信类、消费金融类及证券投资类等。以证券投资类业务为例,信托公司应向券商、公募基金等机构学习投研体系的建设经验,着力于提高投研能力,探索开展主动管理型业务,开发有竞争性的差异化产品。

“在融资类压降、金融同业即将清零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需要加强主动管理业务,增厚发展基础,提高盈利能力。”袁吉伟表示,信托公司需要完善投研体系,强化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水平,准确把握市场、产业发展态势,有效捕捉业务机会。

近年来,头部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转型已初见成效。中信信托年报显示,其主动管理型资产规模占比已从2017年的24%升至2020年的54%。

从2020年年报来看,民生信托、东莞信托、百瑞信托、安信信托、中融信托、杭工商信托、五矿信托、中航信托等8家公司的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高于80%,远超行业整体水平。不过,也要看到,62家信托公司中,仍有多达30家公司的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低于行业整体水平(51.61%)。

袁吉伟强调,“不能只通过主动管理业务规模占比来判断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强弱,还需要真正接受周期波动的检验。过去个别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业务占比很高,但没有经受住周期检验,反而造成了较大的风险敞口。因此,信托公司需要下真功夫在专业能力、专业水平、风险管控、项目管理等业务能力建设上,塑造市场核心竞争力,为投资者创造最大价值。”

服务信托成转型方向

家族信托全年增幅超80%

2020年,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服务信托表现亮眼,成为信托转型重要探索方向。

中信登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家族信托规模较年初增长80.29%,连续四个季度上升,环比增幅分别为11.2%、8.34%、35.94%和10.09%。而建信信托、山东信托、中融信托、中信信托的家族信托业务规模排名居前,四者规模占比合计超60%。

相关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建信信托家族信托实收资产规模突破650亿元;中信信托的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客户超过3000名,累计受托资产规模近500亿元,同比增长44%;山东信托管理的家族信托已签订合同金额突破人民币149.5亿元,其中实际交付的信托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45.25亿元,同比增长43.81%。

另据上述数据,2020年末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约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37%,其中第四季度单季环比增幅最大,为27.29%。目前已有44家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其中排名前三的信托机构(建信信托、华能信托、华润信托)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占比合计超50%,头部效应较为明显。

建信信托在年报中表示,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2020年发行规模、累计发行规模、存量规模等三项指标均以明显优势蝉联市场第一。

帅国让表示,“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在‘两压一降’的监管指引下,持续推进信托公司净值化转型,关注标准化资产投资已成为行业共识。”

中诚信托战略研究部认为,业务联动价值日益凸显,信托公司应进一步深挖资产证券化业务发行、承销、投资等环节的联动价值,打通资产证券化业务链条中的资管环节和投行环节。从实际运作来看,投资环节的开展极大地助力了承销规模的增长,承销环节的加入则有效提升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整体业绩贡献。(证券日报)

关键词: 转型 阵痛期 信托业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