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灯戏传承人汪洋:11岁摆摊卖货补贴家用 13岁考入剧艺社

2021-05-17 10:05:43
来源:封面新闻

2018年7月16日起,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推出【口述历史】系列报道,用文字刻印文化,用光影留住容颜。在《口述历史·川剧名家》系列中,魏明伦、徐棻、许倩云、许明耻、晓艇、蓝光临等6位川剧台前幕后的名家陆续登场。时隔三年,又一位川剧名家与大家见面,他就是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川北灯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洋。

在汪洋家中,一本保存完好的相册中,有一张他22岁时的老照片。那是1959年,他随中国川剧团出访东欧四国演出前拍摄的护照照片。照片中的汪洋,长相俊朗,气质出众,丝毫不逊色于如今的明星偶像。这张老照片,也打开了汪洋从事川剧艺术70年的历史过往……

从小喜欢听川剧 为贴补家用

11岁摆摊卖货

川剧,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1937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的汪洋,从小就喜欢听川戏。“遂宁位于川中地区,正处川陕公路要道。那时候日本飞机轰炸成都重庆,有的川剧名家为了躲避轰炸,就来遂宁演出。”尽管听不懂,但小小的汪洋,会跟着妈妈、奶奶一起看川剧。

“当时的川剧名角,生旦净末丑名角都看过。传统戏、现代戏啥子都有,看了很多好戏。”幼年的记忆,对汪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川剧,给汪洋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家庭的贫困。“我是家里的老三。哥哥在亲戚家当小保姆,姐姐是女孩要读书,弟弟还小。我就拿着小水桶担水。”夏天时,放学后的汪洋还会拿着大蒲扇,到周围的饭店给食客扇风,“有的人同情你,就会给你一分钱的赏钱,不给就做白工。”

其实,汪洋家曾是书香门第,其祖父汪思述是清朝末年的一名知县,后来因朝廷腐败问题辞官回乡办学。“他的书法相当好,汪姓在遂宁也是大家族。到了我父亲这一辈,他开始在电信局当话务员,后来因父亲生重病,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包括我母亲陪嫁过来的好几套玉器,最终父亲无钱医治去世,丢下我们兄弟姊妹四个,靠母亲一个人帮人干活养活一家。”为了贴补家用,每到寒暑假,他还会摆地摊当小贩。

汪洋记得,自己11岁开始摆摊卖货,货品包括妈妈磨好的豆浆、煮好的花生、驱蚊用的蚊烟、新编《三字经》、老黄历等。每周一三五、二四六,汪洋要去不同的地方赶场。为了不浪费时间,他的背包里除了货物,还有换洗的衣服、煮饭的小铜锅等。“卖十本书也才只赚一块钱,当时到过最远的地方是蓬莱镇,也就是现在的大英县。那时候在外面睡得最多的就是毛毡。”

13

岁迎来人生转折 成功报考川北解放剧艺社

1950年初,川北全境获得解放,13岁的汪洋也迎来了人生转折。“解放军教我们唱歌,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这些。因为从小听戏,我对这些歌听两遍就都哼得来。”再通过隔壁表叔家的留声机,汪洋学会了很多电影主题曲。“我们读的中学,是孔夫子文庙改造的,大殿还在外面。学校的坝子上搭了舞台,演《刘胡兰》,天天看,里面的歌全听完了。”

听得多,汪洋开始自学自唱。“我当时嗓子很好,能唱高八度,到了女高音的高度。”读初二的汪洋主动辍学,报考川北解放剧艺社(南充市川剧团前身),以一曲独特唱腔的《刘胡兰》打动现场考官。“他们都被我的嗓子惊住了,领队说:行。过了两天我就跟着剧社走了。”那是1950年10月,汪洋拿上妈妈帮他准备的一套铺盖和几件旧衣服,就跟着剧社的人一起出发。他们一路走,一路演。虽然远离了家乡,但汪洋并不想家,“那时候真的太困难了,吃了上顿缺下顿。在剧社起码能吃饱。”

因为年少,被分在歌剧队的汪洋,演得最多的就是小娃娃,“打霸王鞭、跳舞,《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四九等等。”喜欢学习的汪洋,在每天晚上表演结束后,都会去阅览室看报、读书。“以前学的历史、语文,我现在还能背出来,古典文学也比较喜欢。”

16

岁开始学川剧 有幸得到四大名丑指点

1953年,歌剧队撤销,有着川剧功底的汪洋,开始跟随老艺术家学川剧。在川北区戏剧艺术大会的舞台上,他参演《柳荫儿女》饰演“四九”,之后又参演了大幕戏《皇帝与妓女》等。“这是正儿八经进入川剧行当了,实现了我从小以来的愿望。”

16岁才开始学川戏,汪洋最开始演的都是配角。“当时是跟吴笑天老师学的小生,大家都认为我形象好。”汪洋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个小生戏是《酒楼晒衣》,也是他学的唯一一个小生戏。“我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陈全波老师(川剧名丑)的戏。”由此,汪洋引起了陈全波的关注,并最终拜其为师,此后专工小丑。

“老师教戏先教做人,而且他简直就是川剧界的百科全书,什么都懂。”跟着师父陈全波在嘉陵江边、河滩练嗓、发声的日子,让汪洋至今难忘。“有一天我们在河边练完声,我就把拜师文约给了老师。他特别新潮,说咱们一不作揖,二不磕头,三不点蜡,行个礼就行了。”

拜师之后,汪洋学了高腔《收烂龙》、胡琴《拿虎》、褶子丑戏《做文章》以及《跪门吃草》等传统丑角戏。“老师的戏路非常宽,他教得也很系统。”不过,学师父的拿手戏《滚灯》时,汪洋坚决不演。“你看我当年的护照照片,小伙子形象还是不错吧。我有偶像包袱,爱美,不愿意剃头,就不演《滚灯》。”

汪洋演得最多的就是老丑戏《秋江》和大幕戏《玉簪记》。因为年龄小,怕有的剧目角色压不住场,汪洋就花四倍时间练习基本功。

最让他感动的是,自己演的剧目,师父陈全波就不会演,把舞台让给他。“老师对我说:你演了我就不演了,否则我演你就演不成了。”因为师父的不保守,汪洋还有机会得到了周企何、周裕祥、刘承基的教导,“我有幸得到了四大名丑的指点,学众家之长。”

22

岁出访东欧四国 除了演出还担当二翻译

1959年,对于汪洋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他22岁,第一次出国演出——随中国川剧团出访东欧四国。“1959年,中国川剧团出访演出,当时在全省选拔川剧演员,我有幸被选上。”

剧目多、人员多、时间长,是汪洋的第一印象。“我们一行64人,除了团长、副团长、秘书和翻译,其他都是演职人员。”当时,来自四川的川剧演员还有川剧名丑周裕祥、唐云峰、李笑非。作为青年演员,汪洋有机会跟几位前辈名家一起被选入出国团,他兴奋不已。“我那么年轻就被选到出国团,享受了荣誉,我这一生要对得起我从事的艺术。”

长达半年的演出里,汪洋随团走访了40多个城市,他对涉及的人名、地点、时间、事件,记得非常清楚。“这是我最大的光荣。”汪洋回忆,他随团出国的第一站是波兰,途中要经过莫斯科,“当时坐火车过去要7天7夜,我们每次吃饭,翻译只能带30多个人过去,那第二批咋办呢?要有人会说俄语呀,找不到了,我就变成了二翻译。我当时是团支书,他看我很聪明,他就喊我过去跟他学,把要吃的菜、水、饮料等都学一遍,教了我64个常用词,我说不要,学30多个词就行了,因为我就带30多个人去吃饭,一般的词会说就行了。”

汪洋用中文记下俄语笔记,说的时候再做点川剧的弹音,也能顺利交流。后来他还发现,俄语在东欧几个国家都能用得上。“到莫斯科我第一个下车,演员不会点餐,我就去餐厅帮大家点菜、结账等。”这段经历,让汪洋的欧洲行充满别样的乐趣。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个人简介/

汪洋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四川省剧协原常务理事,南充市剧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南充市川剧团名誉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

1950年参加南充市川剧团,师从川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名丑陈全波,专工小丑;1958年从事导演,1959年随中国川剧团出访东欧四国演出。多次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柜中缘》《折桂斧》《画梅花》《三土地》等大小剧目,1987年随川北灯戏再次进京并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秀才买缸》《周元献鸡》等剧目。数十年导排大小剧目一百多出,多次获全省历届振兴川剧会演优秀演员奖及优秀导演奖。导排灯戏《嫁妈》在全国百优小品大奖赛决赛中获奖。录制川剧盒带有《借亲配》《打锅上堂》《瞎子算命》、灯戏《秀才买缸》《裁衣》《高山上坟》等,并发行海内外。

关键词: 川北灯戏 汪洋 传承人 摆摊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